标签:
小儿口腔的护理杂谈 |
分类: 诊疗经验 |
呵护小儿的口腔健康(一)
引言:小儿口腔卫生保健对预防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有着重要意义,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呵护好宝宝的牙齿健康,特别是预防龋齿、牙周病和错颌 畸形。儿童的口腔保健它不仅包括口腔的先天发育状况,而且还包括后天的因素,即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期,口腔卫生保健十分重要。
为了宝宝的口腔健康,妈妈们一起努力,重视宝宝口腔护理,呵护宝宝每一个幸福的微笑。
接下来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如何护理小儿的口腔健康问题吧!
做好小儿口腔护理很重要
宝宝在儿童时期做好口腔护理除了能够保障牙齿健康成长,使牙齿整洁美丽外,还可以让享受到各种美味食品。良好的咀嚼能够加强牙龈的强度、促进唾液分泌,参与消化过程,对牙齿起到杀菌的作用。完整健康的乳牙列可保障恒牙和颌面部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音,引导恒牙正常萌出。
而龋病是儿童口腔常见的疾病,很容易会波及牙髓,而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影响继生恒牙乳牙替换,甚至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还可能造成消化功能降低和营养失调,导致孩子生长发育缓慢。
不同年龄宝宝的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要提倡从娃娃抓起。
1、新生儿期(出生至28天)
整个新生儿期,无论母乳或人工喂养,每次吃完奶,要养成喝少量白开水,以清洗口腔。尤其是宝宝发烧、感冒时更应勤喂温开水。
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催促宝宝吸吮,这样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
正常新生儿齿龈切缘的黏膜上,有时可见到米粒样黄白色突起,俗称“马牙”,可自行消失,切忌擦拭、挑割,以防糜烂、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
2、长乳牙前(1—6个月)宝宝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口水多,口水对口腔有一定的清洁作用。一定不要让宝宝含着奶嘴入睡,这会限制宝宝口腔内正常的唾液分泌,也是造成奶瓶龋的主要原因。吃完奶后再喂点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洗掉。
3、长乳牙期(6个月—1岁)宝宝
一般宝宝6个月就会开始长牙,可以伴随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一些不适症状,可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请求擦拭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内外面及舌部。口腔护理后,用小毛巾把宝宝嘴角擦干净。
4、出牙后(1—3岁)宝宝
当孩子长出一颗牙齿之后,就可以用指套牙刷帮他清洁牙齿,注意要选用刷头小的、刷毛软的牙刷,来回的动作要简单轻柔,并且每天早晚各一次。有条件的在孩子每次进食之后,都进行清洁。30个月大时候,孩子的牙齿也大都萌出,这个时候可以教他们自己清洁牙齿。要选择小儿刷头小、刷毛细软专用牙刷和儿童专用牙膏,防止孩子吞下漱口水或者牙膏。
注意:牙齿和牙床交接位置比较容易积垢,大多是一些由食物残渣和细菌组成的黄色乳酪状污垢,一定要清理干净,避免蛀牙,随着牙齿逐渐萌出,还可以用牙线清洁牙缝。
5、学龄前(3岁以上)宝宝:3岁以后,乳牙基本全部长齐,宝宝的食物也逐渐丰富,龋齿的发生也开始明显增多。刷牙能力也显著提高,因孩子的自律性差,仍然需要父母的帮助进行口腔护理。
要为宝宝选择合适的牙刷。给宝宝的牙刷要选用软毛、刷毛尖端经过打磨处理过的。最好每隔3个月给宝宝换1次牙刷。最好选择儿童专用、含氟量低的牙膏。成人牙膏含氟量较高,部分泡沫会被吞入,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另外,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做牙齿检查和口腔护理,养成良好的口腔健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