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春节健康手册之一

(2016-02-01 07:16:36)
标签:

过敏、积食、腹泻、上

杂谈

分类: 诊疗经验

    宝宝春节健康手册之一

           退休医生桑

   标签 过敏、积食、腹泻、上感、肺炎

   春节是喜庆的日子,但也是宝宝容易患病的日子,本文分两次介绍一下节日期间宝宝的几个与节日有关的常见疾病。

   春节是宝宝期盼的日子,节日期间,宝宝随大人走亲访友,生活无度,环境的变化,饮食习惯的变化,日常作息变得不规律,孩子或热衷于熬夜看电视,甚至流连于商场、餐厅、游乐场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加上孩子的免疫力低容易患上一些疾病,医学上叫“节日综合症”,节日病不是某一疾病的名称,而是节日期间多发病的统称,小儿节日病常见十大病种本文和家长探讨一下这“节日病”。

一、腹泻

     节日时,家宴、拜年、亲朋好友团聚……,天天美食佳肴,小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食入过量,使胃肠负担增加,导致胃肠疾病其次,春节期间,许多小朋友聚集一堂,很容易玩耍到深夜,生活作息时间饮食不规律,会影响孩子的肠胃消化系统悄悄拉响体内肠胃警报引发肠胃疾病最多的是腹泻、呕吐、腹胀、食欲不振,如肠道感染还可发热。

当宝宝出现这些症状时,妈妈最好带宝宝到医院来检查,必要时查一个大便用药前要搞清楚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最近有一种儿童止泻药“度来林”,主要用于儿童消化不良腹泻,适合家有儿女的家庭常备,但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不能用度来林

应对方法:首先要调整春节期间的饮食观念,避免孩子遭受腹泻之

1、节日期间尽量不要打乱小孩平时的饮食习惯饮食规律,控制孩子的饮食量,控制肉类、干炸等油腻汤菜的摄入告诉孩子要细慢咽;乳儿腹泻建议给宝宝换用无乳糖牛奶配方奶粉,可以阻断腹泻-乳糖不耐受的恶性循环,含有优质的牛奶蛋白,能够在宝宝腹泻期间确保营养摄入。

2、注意宝宝的小便,如果尿量减少要考虑脱水,口服补液盐是防止脱水最佳选择,也可自己家庭配制,方法是:氯化钠3.5克,氯化钾1.5克,碳酸氢钠2.5克,葡萄糖20克,常水1000毫升,孩子随便饮用即可不要喝冷饮料,以免忽冷忽热加重腹泻。

3、保持食物清洁,饭前洗手注意饮食卫生。

4、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

  二、积食

    宝宝因饮食的质和量引起的消化不良有两种表现,一是腹泻(见上),第二指发生于婴幼儿积食,婴幼儿自制力差,面对美味佳肴,很容易出现饮食过量,损伤脾胃,扰乱了肠胃功能导致积食。表现为腹部胀满、恶心、厌食打嗝、口臭大便略稀多、很臭,常常夹杂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但不会呈现水样便,积食宝宝经常不明原因的哭闹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这种情况中医也叫积食

应对方法: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意思是说要想小儿不生病,就不要给孩子吃的太饱、穿的太多不无道理

如没有肠道感染,可以不必药,适当减少宝宝食物的摄入,特别要减少油腻食物、肉类食品等食物摄入吃些稀饭、面条等清淡的容易消化的软食,根据宝宝身体恢复情况,循序渐进过渡到正常的饮食,也可吃点王氏保赤丸泄泄积食,或者吃点益生菌妈咪爱调理症状如较严重者可的医院看医生。

    、便秘

   节日期间宝宝摄入过多的高蛋白消化食物容易期便秘防治便秘宝宝要多喝温开水多吃些水果蔬菜及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玉米、绿叶菜等,为方便可做成菜粥、玉米粥等,熬的时间一定要长一些,有利于宝宝的消化,也起到了润肠通便的作用,配合吃点醒脾养儿颗粒、益生菌从而促进肠道蠕动自然通便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吃火龙果,妈妈也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肚子 每次5—10分钟,也可帮助排便

   四、食物过敏

   过节了,妈妈们总会带着宝宝串串门,走访亲友,或外出游玩,这就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和自己家庭不同的新环境新鲜食物和饮食习惯,引起过敏的食物很多,而节日中进食的鱼肉和坚果就容易引起过敏,所以有过敏体质的宝宝,一定要提防因为“尝鲜”而导致的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症状表现千差万别,这和过敏原和宝宝体质有关,但最多见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这3个部位的症状会比较明显

   呼吸道症状:流涕、打喷嚏、喘鸣、鼻塞、流泪、咳嗽喉头水肿等;

   消化道症状:呕吐、腹痛、腹泻、腹胀、肛门附近出现灼热红疹伴发痒等;

   皮肤症状:皮肤发痒荨麻疹、湿疹、嘴唇或眼皮肿胀等。

   应对方法:如事先知道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那么就要让宝宝避食该种食物,即使是节假日,治疗常用药物就是服用氯霉雷他定、维生素C等,症状严重的,尤其是宝宝出现喉水肿、气粗等呼吸困难的现象,则需要让宝宝平躺,半卧位,开窗通风,并迅速看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