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哮喘、过敏、皮质激素杂谈 |
分类: 诊疗经验 |
“哮喘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50%病人在幼年发病,20%病人有家族史,它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急性发作甚至可危及生命,为此哮喘病的患者需要熟悉如下五件事。
第二件事:学会正确吸入药物
峰流速仪的使用方法如下:首先要检测仪器是否正常,让病人尽量深吸一口气,然后快速的将峰流速仪的咬口塞进口腔,用口唇紧紧的包围住咬口,然后用最大的力气和最快的速度将气呼出,最后观察峰流速仪上游表指针停留指向的刻度,一般晨起、睡觉前各吹一次,可重复测量3次,取最大值。注意整个呼气动作要连贯,中间不能停止,要做到一气呼成,测量PEF需在用药前进行。我国规定:PEF为20-24分,说明病情控制良好;PEF<20分,说明病情出现变化,需要及时就诊。
第四件事:学会自我急救
哮喘患者发病都比较突然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患者应该学会一些简单急救的自我急救工作以预防不测。
1、哮喘发作多与季节或接触过敏原有关,发作前多有鼻、眼皮发痒、喷嚏、流涕或咳嗽等,有的病人已因感冒引起咳嗽、咯痰,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哮喘,这时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力求阻断或减轻发作。
以上措施气喘不缓解要快速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
写哮喘日记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为了监测和记录哮喘的病情变化,二是判断药物治疗的反应性,三是预测哮喘的急性发作,四是根据这个情况,医生就可以判断治疗是否合适,需不需要调整药的剂量。
哮喘日记的内容包括哮喘发作的因素,发作过程,每日用药和剂量、每日测量的PEF值、病情评估情况和每日的病情变化通过记日记和过敏原检查,一旦找出使哮喘加重的因素,尽量避免接触。
第六件事:哮喘病人如何运动
如果哮喘患者是由运动诱发因素的话,那末运动前一定要热身(最好30分钟),作步行或体操至全身热起来或微微出汗,不能突然增加运动量。同时避免在干冷的空气条件下运动,因短时间内吸入气道的冷空气增加,气道黏膜发生物理化学的改变导致哮喘的发作。此外,运动前还可以用一些预防药物,比如支气管扩张气雾剂。运动强度以不引起哮喘发作为度,运动时心率最高控制在170减年龄数字的水平。主观感觉以稍有气急,尚能言谈为宜。运动强度开始时宜较低,以后酌情提高,如有条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如慢跑、散步、打球、太极拳、气功、游泳等运动,体力较差时作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练习;体力较好时练习较快的步行、慢跑、缓慢的登楼、游泳等。运动时间每次锻炼持续30~45分钟,易发生运动性哮喘者宜用间歇运动法。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但可增强患者的体质,而且还可减少哮喘的发作。对病人身体的发育及正常心理人格的发展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