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退休医生桑
退休医生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8,019
  • 关注人气:9,7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乙肝的治疗效果

(2013-04-26 06:46:43)
标签: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健康

分类: 诊疗经验

如何看待乙肝的治疗效果

   退休医生桑

标签: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许多乙肝患者咨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看了不少的专家,治来治去,为什么“大三阳”还是“大三阳”,“小三阳”还是“小三阳”没有什么效果?遇到这样问题该怎样对待?到底如何看待乙肝的治疗效果?

一、我国乙肝约有一亿五千万人左右,绝大多数是属于慢性病毒携带者,无须特殊治疗,此时无论怎样治疗,无论花多少钱,常常得不到予期的结果。这是因为:1、慢性病毒携带者不属于发病初期,是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应该做好预防病变继续发展,而不是四处求医,包括科学的生活和工作,注意平常保健及休闲,适当使用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中草药黄芪、女贞子等,定期复查,以求保持长期肝功能稳定。2、病毒携带者的特点是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常与人体细胞染色体上的脱氧核糖核酸发生整合,整合后的乙肝病毒不易被消除。3、目前尚无根除乙肝病毒的灵丹妙药,如果反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常会导致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其后果更加不好。4、迄今国内外还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病毒携带者的方法,同时由于病毒携带者并不属于疾病范畴,无须特殊用药,因此,也无相应的治疗标准,无论怎样治疗也无疗效可判断。

二、千万不要把乙肝病毒转阴视为唯一的治疗目的 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表面抗原转阴后未必就不是乙肝,e抗原转阴未必就是好事。即使表面抗原转为阴性,甚至表面抗体为阳性,其血清HBVDNA阳性者已相当多,在我国甚至高达10%-30%,这种现象是由于表面抗原包括前S1、前S2S区的基因发生变异的缘故。这种血清学表面抗原为阴性而HBVDNA阳性者,其HBV在体内常常就可逃避了免疫监视,远期有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后果。

E抗原转阴现象,后者是由于HBV的前C/C区发生变异所致的e抗原阴转。这种由于基因变异而出现抗原阴性的现象在我国慢性肝炎病人中约占70%左右。前C区的此种变异常伴有C区的变异,这宗逃脱免疫监视的HBV,在体内进行变异后的结果是使增值复制失去免疫控制,是造成远期严重后果的原因。

综上所述,乙肝病毒e抗原,甚至表面抗原的阴转未必是根本好转的征兆,尚需具体分析。目前治疗的目的不应仅是清除抗原或抗体阳性反应或清除HBVDNA,而是要重点防止病情的发展(如慢性化、肝硬化等),其原因是HBV具有逆转录的性质,能和宿主DNA整合,而目前对此尚无良策。即使表面抗原或e抗原阴转,其c抗原或抗体仍呈阳性,此时的肝细胞内病毒复制有可能依然继续,肝炎的进程并未停止,因此,肝炎的非特异治疗措施依然占主导地位,包括心理治疗、休闲体育治疗、食疗、天然药物治疗等等,定期复查肝功及超声波的意义远大于频繁检查乙肝病毒指标。

三、到底该如何判断乙肝的治疗效果:观察乙肝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患者的主要症状、肝功检查指标、病毒复制标志物等三个因素的综合改善情况,治疗标准可定为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有效)、及无效三种。

基本治愈的标准是:1、自觉症状消失(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不适等);2、肝脾肿大稳定无变动或回缩,无叩痛或压痛;3、肝功能检查正常;4、病毒复制标志消失(主要是指HBVDNA)而表面抗原仍可继续存在;5、以上各项保持稳定1年以上。

好转标准是:1、主要症状消失;2、肝脾肿大无变动,且无明显压痛或叩痛;3、肝功能检查正常或轻微异常;4、病毒复制标志水平降低(滴度较低或P/N值降低)。

综上所述,长期保持肝功能稳定,是判断疗效的重要依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