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 怕 的 道 德 沦 陷

(2011-06-08 16:01: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可 怕 的 道 德 沦 陷

    退休医生桑

据报,昨日, 67日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围绕这起杀人案背后的离奇喧嚣最终尘埃落定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一起清晰的杀人案,从开始就展开了一番围绕“情与法”媒体的大讨论;本已触犯法律,却还有人杀人犯“声援”……药虽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人们对这件事的反思并没就此结束。

这个案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青年学生能如此残忍?延伸一下,如像是街头小贩会被城管打死,总经理可能被董事长杀死,亿万富翁会雇佣杀手铲除仇敌……暴力至上似乎成了一面黑色的旗帜,而在这面旗帜之下,社会规则的底线早已荡然无存。我脑子里立刻出现的第一个想法是“过去的中国人不是这个样子的!!”70岁以上的人都记得,在“解放”初期我国有一条口号是“旧社会使人变成鬼,新社会使鬼变成人!”刻下怎么又出现了人变成鬼的闹剧?
  
我们应当认真检讨中国人道德的变化时候了,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基督教的爱心在我的幼年是深入人心的。人心不古,使人感叹不已!中国人杀中国人的事件是改变中国人道德观念的重大转折。现在在中国发生的驾车人杀害被撞者经屡见于报端,很多人对一双弹钢琴的手居然会去杀死自己的同胞至今还迷惑不解。

  生命无价,面对他人从生至死,难道没有半点“不忍”?对药家鑫“难缠”的说辞,辩护律师则将药的行径归纳为“激情杀人”,并以系初犯、偶犯,“好人说”为药家鑫请求网开一面。还向法庭出示了4份由药家鑫的同学、校友、老师等写的请愿书,请求法庭酌情考虑量刑。当日下午,一位青年在微博上留言竟对药家鑫的“冷血”逻辑拍手认同,“是我,我也捅”,这传递出中国教育的危险信号,折射出冷血言论还有着深厚的土壤,她也并非是‘一个人在战斗’,更是对社会良心底线的拷问。

媒体还报道,今年一位医生李丛琳在微博说一个重病人“等我下班再死”,引起了众怒,是每一个医生的切肤之痛,纷纷谴责她的的“冷血”、“没医德”,而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却说,在当前的医患关系背景下,这是一个正常和可以被理解的局面,若李丛琳这几条微博是无意发的,“就是一种无知”,有点开玩笑的意思。但经过媒体放大,成了一个严肃的、不道德的事件。也很可能与她的不成熟有关,即使是牢骚,也不该这样发”。言下之意可能是———这是一个个体现象,不是普遍状况,即便上升到道德底线层面讨论,也应该设定适当的范围。

在崇高的人性面前谈论道德底线显得过于浪漫。可是底线不应该只是一种理想,尤其我们应俯首当下,历数一下更多的无良现象,我们则更加沉重和不安。因为很多我们曾经谴责和愤愤不平的东西,却已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我们共同的选择,而这显然要比某一个行业或职业失去底线更加可怕。无良已溃败蔓延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猪饲料里添加瘦肉精,牛奶里掺杂三聚氰胺;曾经是人间天使的医生,甚至说“等我下班再死”;记者编造新闻,甚至涉嫌欺诈的事件也偶见报端;外科专家为个人利益竟雇凶袭人……这么多的破坏者,才有了社会的千疮百孔,道德已摇摇欲坠。在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社会规则面前,不择手段可成为富人,已经是几乎泛滥于整个社会的共同目标,有钱就有尊严,金钱、致富成了社会大众唯一的目标,澎湃的物欲就如一头怪兽,将社会道德与传统价值观也一并打破了。

现在,我们不再期待食品的营养,只要没毒就可以了;进城务工的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不再重要,只要不被欠薪就满足了;到政府机构办事遭遇吃拿卡要都可以忍耐,只要过后能办成事就谢天谢地了;外出旅游,挨宰是正常的只要少被坑点就可以心花怒放;婴儿可以安全地长大而不必时刻提防人贩子,家长就烧高香了……当道德、规则甚至法律通通被无限度地破坏和践踏,中国社会俨然已经迎来了必须深刻反思的“底线时分”。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精神情操,我天真想爱好音乐的人都比其他人更有爱心,但这个学音乐却杀死无辜使我震惊!也说明我们国家可怕的道德沦陷,杀人之罪不容赦,判决彰显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也体现了司法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药家鑫死了,不单是两个家庭的悲剧!更是给国人蒙羞,两个生命的失去,留下撕心裂肺的疼痛和无尽哀伤的残缺家庭;一个毕业歌还未来得及唱就永远定格在青春的尾巴上!回过头来看,请给这个社会的人性、道德底线留一点尊严吧!

   社会需要善良与仁爱,冷寞与冷血会葬送人类,金钱、利益已经腐蚀这个社会,现在需要大一同反思了,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正义”俩字仿佛比以往更加沉重!希望通过此案能够让国人冷静下来去反思!反思社会环境、反思学校教育,反思该如何去做父母;要人们去遵纪守法,依法行事,珍爱所有人的生命!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