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束河古镇(四)
(2014-09-18 06:36:55)
标签:
佛学三亚养心斋智慧瑜伽瑜伽私教 |
分类: 瑜珈日历 |
不仅观察自己,也会观察周围发生的。
比如说外出学习瑜伽这件事。
我为什么不爱参加瑜伽大会呢?我对瑜伽大会总是提不起兴趣。我比较喜欢参加老师的短期工作坊,这样似乎更加有针对性、有效性。
2014年6月20日开始共5天,我在束河古镇参加Yama老师的工作坊。
我常常庆幸自己有读文字、能够理解文字的能力。很多时候我认识一位老师先是从他(她)的文字。许多年前我在网络读到Yama老师的瑜伽文字分享,内心涌起阵阵感动,那种感动怀着感恩,因为我拥有了块玉石,却没有以金钱去交换。
我断断续续的关注着那块玉石,每关注一次都会有收获,艾扬格顺位知识、阴瑜伽的进入到现在的睡眠瑜伽,永远写不完的瑜伽唱诵感悟,永远写不完的是一个瑜伽士内在探索。玉石不断的丰满着圆润着,观察者同样也是在变化的,就这样跟随着、观察着、变化着。
Yama老师说,身体就是一架接收器。
传播与接收,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老师的身体也是接收器,他将接收到的梵音传给我们,他将一个瑜伽士身心灵经历过的传给与他有缘之人。
19日的傍晚,我和瑜友们静坐于束河自在莲瑜伽房,Yama瑜伽士娴熟的调试着几十台“接收器”——我们的身体:
“唱诵又像是一场音乐会,不同的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的行为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往里面投入能量的一个结果。不能只欣赏而不参与;唱诵也像一条河一样,不要站在河岸边,你必须跳进去,融入其中……”
记录到这里,想起Yama老师在他的书籍《瑜伽的艺术与生活》中的内容简介:我希望分享的是一个尝试过几乎所有瑜伽士修行模式的人的内在世界,以及与此相关的种种内外情境的如实反映。我希望拿我自己做试验,如实细致地去描画一个瑜伽士对待世界、人们和生活的种种态度、反应、感受和思维方式。
六月,我来到了束河,亲临Yama瑜伽士工作坊现场,那也是为了感恩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常常听从我的指挥,这一次学习,算是给你们的奖赏,给你们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