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与居士们参禅悟道,多关于《心经》的话题,感受到她(他)们的智慧深不可测。
山尼居士聊起我们曾读过弥兄写的《心经》的力量,可我尽然忘了写的什么内容。
虽说我聆听邝美云呤唱的粤语《心经》一年多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感受到《心经》的威力,我与《心经》是陌生的。受师兄师姐的影响,我下决心背诵《心经》。
2013年 4月的清明节,我会背《心经》了。
260个字的《心经》,学背的时候想一口气背下来,有些难,分5段分意背就容易多了。
第一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智慧的菩萨,觉悟每一个当下,悟到人生的本质是“”空“性。我们生活在世间,因缘变化无常,成就了如幻的万象事物,如果我们能如菩萨一样观照发生在当下的万事万物,契入缘起性空的道理,就能获得如幻三昧。
接着下一段是自由自在的菩萨将智慧言传于舍利子(佛弟子的名字):
第二段: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也无德,以无所得故。”
菩萨告诉我们看透人生的本质是“空”!
我读这一段时,就仿佛菩萨在唤我:“紫涵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进一步描述“空”性,乃至于世界万象都是空性,没有任何的办法让得到的东西永恒,没有什么可以真正的拥用。
第三段:“菩提萨綞,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依此法修行的结果。
第四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五段:“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弥兄啊,我可以流利顺畅的背诵《心经》了。
我终于如唐僧一样轻闭双眼念念有词了;
我终于懂得唐僧是如何一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安全抵达印度了。
我是谁??我不是悟空,我更不是八戒,我有点像那个沙僧吗?
当自己在静坐、体式、行禅的时候,我是安静的,当我和别人相处时呢?我是傲气的。“假我”随着因缘法在运动、在变化。事件过去后真我开始反醒,反醒自己的慈悲与宽容心去哪了?
背诵《心经》,悟“空”性,就如清泉流进心田洗净你心灵的尘埃;
背诵《心经》,契入“空”性,她那智慧之音,就如寺院里钟声,会让我们迷茫的心回归本真;
背诵《心经》,生命与空性融为一体,无我,才能与大道合而为一。
如果我们只懂练习瑜伽体式,追求高难度动作,那样离真实的瑜伽越来越遥远。
紧紧抓住人、我、众生、寿者四相不放,一切从强化我执为出发点,修行就不会相应,即使能出现一点静境,最终也会走到误区。
我会背诵《心经》了,仅此而已。
也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就好像我学习了一些开车的理论,我到底开车的技术如何呢?上马路就知道了。
注解:三昧(sānmèi) 一词,来源于梵语samadhi的音译,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教内外对此词皆有不同的论述和解释。其有一般和特殊两层含义:它可以指通常的集中思虑的能力,或者指修习所得的,发展了的集中力。从而,它也就变成了可以使禅定者进入更高境界并完全改变生命状态的神秘力量。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智名,华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