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瑜友送我《哈达瑜伽之光》,才知道王志成教授。我一直以为王志成教授仅翻译瑜伽典籍。2013年1月18日我从快递员手里接过王志成教授赠我的三本书,有两本书的正面写着王志成著——《瑜伽的力量》、《不确定的尘世》,彻底推翻了我对先生的误解。
尽管我在《哈达瑜伽之光》第一页就读到过瑜伽是整合与联结,但还是处在概念模糊的状态,不如我对帕坦伽利畅述的“瑜伽是控制心意的波动”清晰明了。
到底什么是瑜伽的联结?当我读了《瑜伽的力量》后,终于可以在课堂里解释给瑜友们听了:当我们在练习体位法时,是与身体联结;当我们离开垫子走向现实生活,是与生活联结。假如你是一名党员,就要与党章联结;假如你是一位僧者,就要与佛联结;你是母亲要与孩子联结等等。先生还说,与广博的地球、与浩渺的宇宙的一体感,我们的认知、心和生命就会发生改变。
我终于明白先生为什么那样认可我写的《瑜伽紫涵》,当他读后评价说,感情真切,心意清晰,超然又入世。如条件具备,能出版,也非常好。
我的文字展现了我与自己的联结、与生活的联结、与自然的联结、与体位法的联结、与圣人的思想联结,所以不仅仅最后一章才是说瑜伽的,那是我自己对瑜伽狭义的理解了。
我能够有滋有味的读先生的书,也是一种联结。联结就是沟通与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反复出现我读过的《道德经》、《心经》以及佛学、哲学的智慧言语,从而也验证自己的所想,读精读懂一本经书那么就会本本通。 信任我的瑜友要我推荐瑜伽书籍,我说,就买《瑜伽的力量》!
对方如获至宝。
我主动向当地的瑜伽老师推荐先生的书,对方却说,他又不练习瑜伽,能写出什么呢?
噢,她直接将联结的大门关上了,她的目标是要做“手倒立”。
先生练习的智慧瑜伽,我对她说。
她一听我这么说,又将关上的门再一次打开,再一次联结上了,当她听我说完后,拥抱着我悄悄说,我要经常和你对话!
在这里,我完整的摘入关于智慧瑜伽师的生命状态的描述:
一、从观念上讲,觉悟的智慧瑜伽师已经摆脱了二元对峙。
二、从身体的感官来讲,智慧瑜伽师的感官已经发生了改变。对普通人而言,感官往往是主人或者引诱者、活动者。而对于智慧瑜伽师来说,感官是一个他者,一个物,其本身没有主动性,不可能来干扰他们。普通人却总被感官所吸引、牵制,他们的感官就如猴子上蹿下跳。而智慧瑜伽师的感官就像驯良的狗,主人说行动才行动。
三、一旦觉悟的智慧瑜伽师死亡,他们就不再回来,就如一滴牛奶滴进了一大桶的牛奶中,一滴水滴进了大海中。
四、智慧瑜伽师对于各种习俗、经典、伦理的态度。超越经典,但经典中本质在他身上得以显现。超越善与恶,他们也不会去干扰、改变普通人的伦理道德,而是随缘。他们服务于他人、服务于自然、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世界的角度去处理各种关系。
五、觉悟的智慧瑜伽师生活在世界上的职责是树立榜样、提供教导。他们以一种超然、喜悦、觉醒的状态生活在这世上。引导人们过一种觉悟的生活。
六、智慧瑜伽师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他们享受着因自然而来的一切,但不会忘记、不会离弃、不会摆脱、不会远离、不会异化那个真正的梵那个绝对自我及纯粹意识。
七、智慧瑜伽师对于个人生活、家庭等的态度。对于和自己有缘的亲人、朋友等不存在一种依而,他们本身却不是智性的、理性的,他们超越了这些。
我们练习瑜伽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好像先生就坐在我的对面品着咖啡亲切的问我。
不知怎的想起前年我去青岛印想瑜伽时,馆主马丽老师也是这样问我,你练习瑜伽的目的是什么呢?我现在想,她一定听过先生的演讲,她才会这样问我。
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如果我开瑜伽馆,我会与参加瑜伽锻炼的人进行私谈,询问他们想达到什么目的,然后再收费。因为有的人到瑜伽馆练瑜伽,他想达到的目的与瑜伽馆提供的练习会有差异。减肥?美容?寻求解脱?
整合、联结、觉悟、解脱、自在。这三本书给我这样的信息。
通过身体达到瑜伽的目标,身体只是一个通道。
心里的压力不是体位锻炼能彻底解决的。瑜伽哲学有助于心意层面的康复、心理压力的调解。
学习现代瑜伽的人,需要对联结的含义进行发展、扩大。通过体位练习可以把身体打开,通过阅读之门打开,更重要也更难的是要把灵性之门打开。打开一扇门,瑜伽就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我还在执着于什么呢?我太执着于“思考”,先生呀,我也要像猪学习,多保持安静。
http://s2/mw690/60707e88gd40567fbfb21&690
http://s10/mw690/60707e88gd40568a3c589&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