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纯粹“姜文式”电影的新奇之作

标签:
影评一步之遥姜文纯粹新奇 |
分类: 影评剧评 |
《一步之遥》已经上映了几日,就在这短短的几日内《一步之遥》就被推上了评论风潮的浪尖。在众说纷纭的评论中,博主仿佛感觉这种“两极化”的争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在此,博主也不禁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对于《一步之遥》这部电影能造成如此的评论风潮,博主认为这与“贺岁档”三个字脱不了干系,在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得到观众们足够的认可之后,大众对其期待值可谓是一路飙升,并且自《一步之遥》创作开始到上映的时间又是四年之久。然后,一经上映许多观众开始大呼不懂,于是造就了如此风潮。中肯而言,《一步之遥》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博主觉得,与其说《一步之遥》难懂,倒不如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电影带来的新奇感已经压过了观众对电影的满足感。
“不懂”与“懂”
许多“大神级”网友从电影的艺术手法或是电影文学手法再或是心理学等“高大上”的角度对《一步之遥》进行了剖析,这里有给差评的“大神”也有给好评的“大神”。博主作为一届外行人认为,对于观众们一呼百呼的“不懂”其中不排除跟风的成分。其实,已经去过电影院的成年朋友肯定能体会出电影所要讽刺的或是宣扬的东西,可能是懒得去想,又可能是逃避什么或是对某些问题已经麻木了。
中规中矩的评价,《一步之遥》有缺点,但优点在博主看来是多于缺点的。避开矫情的话不说,大众看电影看得是里面的乐呵,是电影所寄寓的道理,是探索或思考其中的问题得以感悟。博主是喜欢“姜文式”的电影风格的,有网友说《一步之遥》的风格贴近《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纯粹的“姜文式”的电影。这恰恰是吸引人的地方,一部电影能完全用自己的表现风格来导演不得不说是冒险的,毕竟观影如阅人,喜欢的与不喜欢的并非全都在于事儿而是人格。博主所喜欢的正式姜文的直爽或是自由的性子。
姜文的“孩子气”
斗胆说一下自己对电影的分析。在电影中姜文说自己是一个孩子,可能这是有意或无意的给观众们一个提示吧,《一步之遥》确实带着姜文的“孩子气”。对电影多少去了解一些的观众大致都会觉得《一步之遥》是姜文在玩,这种“玩”是肆意的,是任性的。这也就是前边说的“姜文式”风格。电影中被姜文“孩子气”地植入了他所喜欢的一切,这其中包括了:他的夫人周韵,好莱坞歌舞片、吉恩•凯利、卓别林和《大独裁者》、黑色电影、海派清口等等。
姜文的“孩子气”还表现在他的“淘气”或是“任性”。用博主的话说,姜文是个直爽的爷们。他不会因为是否迎合观众的口味去创作一部电影,这就像他曾经说过的,自己是因为乐于体验导演的过程才去执导,所以感觉不到执导过程中的苦和累。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大片的观众们,自然懒得去看一部“新奇”富有创造性的影片了。对姜文有些了解的观众都知道姜文的故事都来自生活或者历史,那么这也就不可避免的去拍摄一些别人拍摄过的东西,但这并不是模仿。就如这部电影的评论,对于一个现象不同的人都会各执一词。
电影《一步之遥》糅合了话剧、默片、舞剧等形式通过各种华丽的镜头和一些看似不搭调的场景讽刺了当今社会的浮躁。这是博主所看到了,估计有许多观众是不屑于体会这些,可能在于人们的“专业性”,也可能在于“跟风”或是别的什么。在这儿突然想起某段子中的一句话:我很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