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谁之过?
(2010-09-10 08:51: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话题】 |
近期,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有4083人参加的调查显示(其中68.3%的受访者是学生家长):61.7%的人支持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对此,受访学生家长的支持率是63.5%!为何有如此多的人希望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教师不能接受学生或家长礼物呢?这个命题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淘气必须郑重声明一点,淘气写这样命题的文章《教师节送礼,谁之过?》 ,丝毫没有任何贬低“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意思!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淘气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比较尊重的,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更是谨记于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的发展,淘气觉得这个神圣的职业开始被一些人无形的玷污了!
首先,责任最大的还是为人父母的家长!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自己的奉为掌上明珠的独儿独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校能受到公平甚至优越的待遇,他们可能会另辟蹊径,不惜血本地“投师所好”!变了戏法般的给教师送礼,而有些老师严正拒绝,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恭敬不如从命”地笑纳了!而且久而久之,有些为人师表的老师就抓住了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变本加厉的通过收礼来区别化对待学生,哪位学生家长送的礼多,座位靠前,平时也格外照顾!似乎,这也成为一种潮流!择校风、择班风、择师风也愈演愈烈!看文章的你,不管作为现在的学生、曾经的学生,没有遇到过需要送礼的窘境吗?作为家长的你,难道就没送过礼吗?保证以后也不会送礼吗?你身边没有送礼的现象吗?
其实,教师收礼业已经有泛滥之势,“教师节”也只是给送礼增加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已!诚然,一直以为,老师在公众印象中还是灵魂的工程师,但是在形形色色送礼文化的催化下,不送不行、不送吃亏的现象已从传说走向现实!对于那些尝到送礼文化甜头的教师眼里,在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的前提下,“腐败”一次又何尝不可!
综上,目前对于“师德建设”这个名词,相关教育部门应该足够引起重视!作为一种专业的伦理要求,应当从专业角度出发,加强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从而体现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精神!如果教师如此无德,又如何培养适合新世纪的人才呢?
最后,对于教师节的到来,淘气还是诚挚的祝愿全天下的教师节日快乐!如果你是一个有德之师,请拒绝一切贵重的馈赠,尤其是来自家长的馈赠!在这节日期间,学生以某种学习上的行动向老师表示感谢,才是最实实在在的回馈老师的表现!向教师送礼,如果无法避免,何不全社会一起来提倡“礼轻情谊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