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启迪
(2011-11-13 23:18:26)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医学研究院健康国学梁全龙健康 |
分类: 养生导引 |
道教生活态度对现代人的启迪
黄信阳会长
1、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
人生短暂,生死无常。人生的价值何在?生命的理想归宿是什麽?每一个人都想找到自己的信仰,解决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没有信仰的人生,只能是浑浑噩噩的人生。道教信仰永恒的大道,认为道既是宇宙的根源,也是宇宙的终极存在者。每一个人都禀道而生,只要遵循道教的教义,积极地修炼,最终将成仙得道,进入永恒、自由的理想境界。成仙得道的信仰理想解决了芸芸众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的人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有了信仰,生活才有意义,人生才有动力。成仙得道的信仰使人们明确了人生的努力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
道教经典《度人经》有一句口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要求道教信徒不仅要「度己」,而且要担负起「度人」的社会责任。度人的方式很多,如以我之德行去感化他人,以我之能力去辅助叙述他人,以我之学识去教导他人,以我之宗教修持为大众服务等等。只有积极地为社会作贡献,功德圆满,才能名登仙籍。
3.慈爱和同的处世方式
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和谐有序,个人才会有美好的人生。那麽,如何才能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呢?道教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慈爱之心,要仁慈、友善地对待他人,乐人之成,悯人之苦,济人之危。平等一心,和同一切,「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忌,言无华绮,口无恶声」(《度人经》)。道教对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的描述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度人经》),即所有的人,不分亲疏,都互相仁慈友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都像血亲那样亲密。如果每个人都遵循道教仙圣的教导,世界一定会和平安宁。
4.顺应自然的行为原则
顺应自然,即审时度势,顺应事物发展的本性,不强作妄为。每一个人,从领导者到普通老百姓,只有当他的行为顺应时势,顺应民心,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是蛮干和盲动,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会失败。道教顺应自然的思想是从对宇宙人生和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中总结出来的,不管在什麽时代,始终闪烁著智慧的光芒。
5.崇俭抑奢的生活信条
6.清静恬淡的精神境界
7.抱朴守真的价值取向
8.性命双修的养生思想
9.天人和谐的生态智慧
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有机的同构互感整体。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存,故人当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阴符经》说:「自然之道不可违。」人们应充分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危害人类自身。道教主张对宇宙万物都施以仁慈的爱心,主张尊重自然界万物的属性,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得到发展,而不横加干涉。在道教看来,人和自然万物之间存在因果报应关系,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於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为了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教在各种戒律中对保护环境作了许多具体的规定。在环境破坏成为全球性的严重问题的今天,道教的生态智慧对於解决人类的生存危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总之,道教的生活态度对於现代人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是具有启迪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