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不勤则百事殆

(2011-09-10 19:49:03)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

医学研究院

健康国学

梁全龙

健康

分类: 研究院

政不勤则百事殆

 

    为官仅仅清廉、谨慎是不够的,必须勤奋。何谓勤奋?刚毅说:“黾勉从公,夙夜匪懈,谓之勤。”(《居官镜·臣道》)元人徐元瑞说得更详细:“谓早入晏出,奉公忘私,虽休勿休,恪勤匪懈;呈押文字,法遣公事,务为敏速,耻犯稽迟;躬操笔砚,不仰小吏,手阅簿书,不辞劳役。”就是为官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负责,恪尽职守。不懒惰,不懈怠。只有勤于政事,才能造福于民。懒惰懈怠,必然民受其弊。宋人真德秀说:“莅事以勤。当官者一日不勤,下必有受其弊者。古之圣贤,犹且日昃不食,坐以待旦,况其馀乎?今之世有勤于吏事者,反以鄙俗目之,而诗酒游宴,则谓之风流娴雅,此政之所以多疵,民之所以受害也。不可不戒!”(《真文忠公文集》卷四十《潭州谕同官咨目》)明代思想家吕坤指出:“不伤财,不害民,只是不为虐耳。苟设官而惟虐之虑也,不设官其谁虐之?正为家该给人足,风移俗易,兴利除害,转危就安耳。设廉静寡欲,分毫无损于民,而万事废弛,分毫无益于民,也逃不得‘尸位素餐’四字。”(《呻吟语》卷五《治道》)汪辉祖甚至认为,“清、慎、勤”三者,应以“勤”为本。他在《学治臆说》卷下说:“称职在勤。吕氏当官三字:曰清、曰慎、曰勤。所谓三岁孩子道得,八十岁老翁做不尽者。尝与同官王蓬心先生论三事次第。先生以清为本,同官唯唯。余谨对曰:‘殆非勤不能。’先生曰:‘何故?’则又对曰:‘兢兢焉,守绝一尘矣。而宴起昼寝,以至示期常改,审案不结,判稿迟留,批词濡滞,前后左右之人,皆足招摇滋事,势必不清,何慎之有?’”明人也说:“初仕以勤政为首务,政不勤则百事殆。”(《初仕要览》)宋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甚至说:“不材之人,为害深于赃吏。”因为“不材之人,不能驭下,虽其一身不能乞取,而恣其群下共行诛剥,更无贫富,皆被其殃,为害至深”。所以,他主张:“尽取老病缪懦者与赃吏一例黜之。”(《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十七《上仁宗乞置诸路按察使》)

    如何做到勤奋呢?其一,树立居官就是要为民兴利除害的思想。正如俗话所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或者庸庸碌碌,无所作为,这只是昏官、庸官,是人们所不齿的。

    其二,要早起问政,使事无积滞。宋人陈襄说:“被底放衙,昔者尝以为戒。凡当繁剧,要须遇鸡鸣即起,行之有常,则凡事日未昃俱办,而一日优游闲暇矣。倦于起早,或遇宾客过从,往来迎送,夺其日力,则一日之事俱不办。一日之事不办,则明日之事益多。况凌晨神气清爽,心无昏乱,故起早亦为官第一策。昔鲁文伯母,言卿大夫一日勤事之节,曰朝考其职,然则古人亦审此久矣。”(《州县提纲》卷一《晨起贵早》)陈襄又说:“公事随日而生,前者未决,后者继至,则所积日多,坐视废弛。……要当随日区遣,无致因循。行之有准,则政有条理,事无留滞,终于简静矣。”(《州县提纲》卷一《事无积滞》)

    其三,要屏除杂务,专心政事。官场庶事甚多,如送往迎来,游乐宴会等等。如果沉溺于此类事务之中,也就难于处理好政务。明代大臣吕坤云:“仕途上只应酬无益,人事功夫占了八分,更有甚精力、时候修正经职业?我尝自喜行三种方便,甚于彼我有益。不面谒人,省其疲于应接;不轻寄书,省其困于裁答;不乞求人看顾,省其难于区处。”(《呻吟语》卷三《应务》)

    其四,身心都要勤奋。清代名臣曾国藩在《劝诫委员四条》中说:“勤之道有五:一曰身勤。险远之境,屈身经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日手勤。易弃之物,随号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日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累所积,鬼神亦通。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皇朝经世文续编》卷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