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体会
(2011-03-15 12:16:26)
标签:
杂谈 |
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体会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
310024
本文编入2010年第二次宣蛰人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
针松解手法治疗,体会如下。
动和(或)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颈部活动范围受
限;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疼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②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
确诊断。③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
后,选用0.3×50mm针灸针(瑞琪尔牌无菌针灸针),分别刺入风池、天柱穴、颈夹脊穴后,针
震颤1min;然后调整针体使之稍斜,针尖在阳性反应物下的骨面上行小幅度提插(摩骨)1min;接着右手拇指向前行搓法1min。诸穴皆如此操作,使针感向头颅部放射为佳,针感传导
区域尽可能扩大至前额。留针30min,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颈肩痛等条目之下,正气不足、气血阴阳虚损为其发病基础,外感、内伤、劳损为其发病诱因,
各种原因导致的经气不畅、气血逆乱、壅滞不通为其病机所在[2]。《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
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横络即为气血阻滞之所。《灵枢
·刺节真邪》曰“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充分松解颈部病变部位,
可使气血通畅,达到治愈颈源性头痛的目的[3]。取风池、天柱、颈夹脊穴用毫针在近骨处施以松
解手法,使横络、筋结病灶破而散之,经脉通畅,气至病所,通则不痛。
上,颈椎动态平衡失调、椎间孔变窄,其内通过的神经和血管因压迫、牵拉、成角和炎症等原因
受到刺激,同时末梢释放炎性介质,引起分布区域内软组织炎症也可产生疼痛;颈椎病致持续性
颈部肌肉痉挛引起组织缺血,并使韧带、肌筋膜发生损伤,代谢的终末产物聚集引起肌筋膜炎而
产生疼痛,并刺激在软组织内穿行的神经干及神经末梢产生疼痛[4]。笔者通过毫针对颈枕部阳性
反应物行震颤法刺激,并在阳性反应物下的骨面上反复行摩、搓刺激,可能对病灶周围组织起到
松解作用,改善了局部肌肉痉挛和血液循环,有利于调节椎体间动态平衡和促进软组织新陈代
谢,从而促使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吸收,减轻了对神经的刺激,阻断了疼痛的传导。毫针松解手
法针尖直达骨面,在主要病变部位重点刺激,进针深、得气感强,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严伟
参考文献:
[1]李促廉,石学敏,周振东,等. 颈肩部慢性疼痛治疗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8-99.
[2]吕颖霞. 苍龟探穴针刺天柱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2006,(26)11:797.
[3]曹顺海,陈尚杰,窦维华. 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
中医正骨,2004,(16)5:56.
[4]倪家骧. 颈源性头痛及其治疗[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6)2:116-11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