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梁全龙大夫
梁全龙大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645
  • 关注人气:34,3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治未病时辰手册》

(2011-02-21 18:38:09)
标签:

北京汉唐四明

医学研究院

健康

梁全龙

分类: 杂谈

走近《治未病时辰手册》

作者尤金良(上)

 

古人云:上医医未病,中医医始发病,下医治已病。先哲早已告诉众生,真正的、最好的医生是让你不得病。据国家有关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腰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肺栓塞、老年痴呆症等慢性病医疗开支已超过GDP的增长幅度。有关专家指出:如不加以有效遏制,近年内全国慢性病发病率,将会出现井喷的严重后果,形势十分严峻。在“甲流”曾大流行期间,相当多的人感到十分恐慌,但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主要负责人却指出:我国真正让人最担忧的,不是“非典”及“甲流”那样的瘟疫大流行,而是数亿人已患的慢性病,这才是真正可怕的。由此造成的巨额医疗经费开支,由此给家庭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由此给个人带来的终身疾病及无休无止的痛苦,甚至将疾病遗传给了下一代的灾难性后果。究其原因,最近的一组官方数据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我国真正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还不到百分之四。

1984年我国医疗卫生开支经费约140多亿元,但截至目前已超过一万多亿元,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现实。如何有效遏制慢性病的井喷发生?答案只有一个,必须采取切实有效地健康科普教育措施,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最近,浙江籍的道医养生学者尤金良先生、历时三十多年研究并创立的,我国第一部时间医学科普读物——《治未病时辰手册》书稿已写作完成,这部依据以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赤道等中医理论学说的经典为基础,结合天文、地理、气象、物象、音律、术数等多学科的精华,联系广大群众日常预防疾病的实际,展现的是整体而逐步成熟的时空中医学术养生文化,对我国乃至人类有效地运用东方智慧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将起到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以下是记者对尤金良先生的一次访谈。

记者:数千年来,养生文化一直是先贤、智者、道医和中医祛病养生特别崇尚的生活方式,至今仍在有较高素质的人群中普遍传播应用。它是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繁衍生息发展至今的重要法宝。由于传统文化的失落,近百年来,这些智慧的结晶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相当多的人将健康交给了药片,将疾病交给了医生,将生命托付给了别人,您为何执着地传承创新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民族瑰宝?

尤金良:首先是一种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以及强烈地使命感。在人类文化有据可考的漫长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富有智慧的先人们,不仅创造了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更有阴阳五行、节气、太阳历法及五运六气学说等丰富的中医经典文化体系,这些远比四大发明还要早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古人为了在探索顽强生存、扩大生产的不断实践中,逐步地不断去摸索农时,反复观察天体运行、测算“天之度”和“气之数”的结果。

这是中华民族的先人留下的多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尤其是传统道医学、中医学的养生观,在健康生活方式上也为世人所关注。这是华夏文明的伟大创举!而且时至今日,仍在造福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本时历,是按时辰的五行盛衰等原理,对应当日的干支、经脉、穴位按摩、食疗等养生提出的具体建议;不仅体现了道医学、中医学个性化养生思想理念,而且在掌握养生文化常识的基础上,体现富有个性的时令选择性功能,具有较普遍的适性,在应用效果上会事半功倍,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                                             

记者:您在书中重点讲到《内经图》与《修真图》的应用,但对现代人来说,这些古典的中医学术思想,让人们望而生畏,十分难懂。您认为这些古文化遗产,能在大众人群中普遍进行推广吗? 

尤金良:大家知道,孔子的《论语》已经几千年了,过去大家感到《论语》离现代人太远,根本用不上。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上却把它讲活了,而讲师于丹也由此成了国内外闻名的学者,让千千万万国人由此得到启迪,受到国学的普及教育。因此今天的国人对孔子的《论语》已不陌生,而且相当多的人对它还非常向往,日常生活中往往出现言必提《论语》个别经典词句的生动现象。再说古人的《修真图》,我作为科普作者,首先要将它普及,通过加工转化奉献给孩子的父母。比如,作为家长,一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修真图》重点强调养生关键在于打通督脉,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潜在灵感,又能开发出学子的阴性思维,打开藏在人体内深层的智慧能量和通道。对孩子在学习、创造、发明等方面铺设了较科学的轨道,能有效地让孩子们进入到新的学习境界,有大量亟待挖掘的宝藏。

因此,我建议从孩子一出生即开始做起,父母可每日按照时历手册中“二十八宿”栏里的要求,轻轻敲打一个对应穴位;坚持这样做,对您孩子的智力发展十分有益,会比别的儿童明显不一样,将来智力发展的速度,也会让您感到惊喜。采用此种方法后,孩子通过调整内脏,营养会重点输送在脑突轴,效果会不断显现。二是对于在校的学生,如果能每日按照穴位轻轻地进行敲打,与天人接通二十八穴,他在学习时会比以前更宁静,记忆力也会明显提高。对于有创造力潜质的学生会更好,只要能坚持并约在一年后,我们还会用食疗,助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三是时辰手册更是会让老年人受益。如坚持每日轻敲一个对应穴位,可以打通因年老体衰、血脉滞结的不言现状,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体质将不断衰退,最常见的是先弯腰后驼背。督脉的畅通与否,关系到生命的长短与智力高低;只要督脉挺拔,就能保证气血的畅通无阻,就会有效促进脑的活力,不失为预防、延缓老年痴呆症疾病的绿色养生好方法。                                              

记者:在道教史上,“道教”一词曾被赋予过广泛的含义,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以及佛家等,都被自命或被认为是“道教”。但这种含义上的“道教”,这不是我们主要关注的,您作为道家养生学者,认为道家养生文化的主要核心是什么? 

尤金良:过去我们研究的“道教”,一般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沿袭方家、仙道、黄家、老道的某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而逐步形成,以“道”为最多信仰,在古代信仰道教的人,一般相信通过某种实践并经过一定修炼有可能长生不老,或成为神仙的古老传统宗教。它尊崇老子为教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並往往对其进行了宗教性的阐释。但今天人们已深刻认识到,人不可能长生不死,但确实可以通过科学的日常养生达到长寿;人不能成为神仙,但人通过正确地洞养,确可以成为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

记者:您过去多年积累的时辰养生文化,过去被称为秘藏时历》,应该理解为过去是秘密的而又不轻易外传的。但您将它进一步创新、完善,创编出适合大众的科普读物,公开传播造福群众,可以说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尤金良:根据人体穴位开阖与运气、气化相结合的现象,以道家“博物学说”的独特视角,形成了较完整的道学养生心得与成果。它汇集“空灵修持法”、“五行归纳法”、“八卦养生法”、“子午流注法”、“灵龟八法”等精华,同时集儒、释、道、武、医家等养生学说的经典技法。充分调整人体气血盛衰与外界气化、引力、波动等自然变化规律,用同步最佳时辰去开阖人体穴位及经络,从而起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效果。古老的时辰医学养生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博物学”,它凝聚了华夏先人的智慧结晶。道医学的“天人合一”养生法,也是中华养生文化之瑰宝。掌握运用好时辰养生方法,对减少人们无数的疾患痛苦和保障身心健康,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给国家医疗改革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道德修养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和谐的整体精神面貌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道家医学认为:不同时辰出生的人,五行难全,但可以通过后天进行调节、按时辰盛衰的变化用食物来补充,以达五行平衡之效果。二十八星宿中,每天均有一宿在当值,以此给人类释放它的能量而影响人体经脉、穴位变化和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查找对应其体内的脏腑和“天人合一”穴位按摩,以祛病养生。在时辰五行表中,注明了年、月、日、时五行盛衰及归属,这为父母给新生儿女取名,增、减五行提供了参考资料,从中可获取先天素质的资源;也可为中医诊病、修炼者、养生者、保健者、患者等提供需求的信息。《治未病时辰手册》中详细注释了时辰的旺衰。我们认为补全五行,并可超越吉凶。食补是“药食同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食补,也是一种药补,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历代养生家对食补非常重视。正是基于此,我们用授人以渔的文化理念,撰写了这本时历,供大家对照自身的体质,去仔细品味、实践和应用。

记者:据了解,您是道家西派传人,而大江西派据说是由清朝咸丰、道光年间李涵虚所创,又称西派与丹道的北、南、东、中各自分流竟爽,流传甚广。而此派,奉吕洞宾为远祖,据说历代英杰辈出,著述颇多,请谈谈您的师父及有关情况好吗?

尤金良;我的师父陈毓照,祖籍是浙江宁海,现居住上海,生于1926年,属西派第五代,法名,天乐之,一生好道,尊重儒、释、道三教。解放前曾拜丹道名流杨中一、唐宗尧等为师,尽得真传,现为山水丹道院长,为道家西派德高望重之耆宿。著有《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被誉为“历史上道家西派经典的首位重士结集”。阴阳五行、八卦、二十四节气、二十八宿、赤道、七矅、十二星等天文知识,在盘古时代已形成,到了商代已非常成熟。但到了唐朝,因玄学参入,出了李淳风、袁天纲等超人。之后,因种种的历史原因,慢慢地将天文知识的理念渐渐消退了;但秘密流向民间的(空灵门)保留了下来。因天文知识原归在“鸿范九畴”里,属皇室内的秘学内容、民间无从知密。所以(空灵门)能传下来,纯属偶然,其中演绎了多少故事,已无从考证。

如今是盛世和谐,我们也不应藏之秘中。想来“历代祖宗”们也不至于怪罪我向大众普及推广的做法!由此,发起改编《秘藏时历》,以慧泽民众。我从小受的舅父悬壶济世的中医熏陶,师从时世高尊,修炼内外丹,运用袪病健身的养生术。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道医仁术,因此进行创编《时辰养生手册》。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中国道文化”有精彩的阐述:“明白道的本原就掌握了全部的普遍科学,普遍的良药,以及道德”。由此深刻地影响了德国和欧洲对中国道学、道医文化的研究、理解与关注。作为 “空灵门”传承者和华夏传统文化的道医、中医同道, 有责任去继承发展和弘扬之。现将《秘藏时历》改编成册,旨意在为中华儿女的健康长寿,添砖加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