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伪斗士”印象记
刘合斌
8月16日《深圳卫视》的“22度观察”栏目,围绕李一是不是骗子、李一的理论依据可不可信、造神运动为何层出不穷等问题,进行探究。当笔者看到“李一,是神仙,还是骗子”这个论题,就无兴趣参加。因为该论题没有可辨性,无论神仙,还是骗子,都有失偏颇,有人身攻击之嫌。什么是神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为神仙,李一显然不是神仙,既然不是神仙,为何还要附和这个话题?什么是骗子?使用欺诈的语言或虚构事实的手段,诱使他人上当的行为人是骗子。李一是骗子的证据需要法院来根据事实来裁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媒体有没有资格认定李一为骗子?所以,这种不具备辩论的话题实在让人扫兴。
但听说此次参加讨论辩证的竟然是大名鼎鼎的“方舟子、司马南”反伪斗士,又怦然心动,多么希望一窥反伪斗士的真容,得到反伪斗士的指点,提升明辨是非的能力。于是欣然前往。为了能早点与反伪斗士见面,笔者提前赶到录制现场,左等右盼却不见踪影。临近中午,休息室的大门突然被推开,一个身背旅行包的男士破门而入。愕然之际,李振家、杨高臻道长幡然醒悟,认出是司马大师。司马大师看到道长的穿着打扮后,搭讪一下就匆匆离开,似乎是走错了房间。第一印象:司马大师是个业务繁忙的人,来去匆匆。
录制前期,司马大师走进录制舞台,首先向互动嘉宾鞠了90度的躬,以示大师的谦卑,然后做了几个耸肩扭腰、舞动身躯的动作,并告诫大家“说到辟谷,30万时候,你们都说不贵不贵”,听到这些扭捏变异的声调,马上产生第二印象:反伪斗士不但有礼貌,具有亲和力,还有嬉皮士的特质。年龄并不算大的方舟子(1967年出生),因为谢顶显得十分老城,他面目清矍、目光凛凛、严肃的脸庞流露出几分腼腆的气息,他坐在那里积蓄着力量。
辩论现场,方舟子与对手的争论,一开始就提高了他失音的嗓门,唯恐大家听不清楚他陈述的科普知识,不愧是生物学家,一口气陈述了很多“科学道理”。当听到李振家能服气辟谷13天的时候,他一度兴奋,无论怎么讲他都不相信。他认为,从科学的角度,人不吃不喝的极限就是7天。《时代周报》的主笔李铁认为,只要李振家不吃不喝4天就算他赢了。录制现场上,方舟子说“怎么找了个江湖骗子来做节目?”。此话让李振家恼火,李振家反击说“你没有体验过辟谷,就不要在这里放屁。”双方争执很久。印象三:从学术打假、批判中医、反伪科学等等言论上看,方舟子属于术业有专攻类型,了解不少生物类科普常识。他善于打着“科学”的大旗,否定传统文化,因此,“偏激”这个词语用在方舟子身上倒是“恰如其分”。
现代科学发展了,人们就相信现代科学,与现代科学不相等的全被视为伪科学,这就是偏激。科学是个大概念,每个人掌握的科学,只能是科学的一部分,而不是科学的全部,为什么某些人就武断地代表科学,去否认自己并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更何况科学也是发展中的科学,科学同样也需要不断完善、进步。这就是偏激的人喜欢做的事情。
大家都认为理论上无休止的争执没有意义,不如让事实说话,让李振家做一次辟谷实证。请方舟子、司马南大师组织一个专家鉴定小组,在医学、科学界、媒体公开监督下举办一次辟谷实证,实证之后自有分晓。录制节目已结束,转眼间看到司马南大师飞奔出去,没有一刻的停留。大家无怨无仇,原本可以坐在一起,用科学的态度,探究我们未知之谜,转身一溜,希望举办辟谷实证的活动,可以成为泡影。
李振家呼吁社会同仁一起关注传统文化,共同探讨辟谷的意义,希望传统的养生术能更好地为现代人类的健康服务。李振家期盼哪个组织机构帮助举办一次辟谷实证活动,国内国外举办都可以,用科学的设备检查,用科学的数据来证明辟谷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
附后声明:由于时间短暂,印象不够全面,不妥之处还请见谅。我们共同的愿望是,用科学的态度打假,以正视听。
相关链接:
1、李一,是神仙?还是骗子?
2、李一道长怎么啦?
3、可以否认李一,但不能否认道家辟谷养生文化
4、“反伪斗士”印象记
5、李一“成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