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点杂文在发一篇
(2010-02-06 14:16:45)
标签:
养生桂枝汤方剂王清任杂谈 |
分类: 医话 |
从小在家里听到最多的唠叨就是这一句话:学中医要明理,以方明证。
时方歌括背完了,要看时方妙用,医学三字经背完了在背内经,所背有那些条文......莫望着我给你讲,不懂的可以问。方剂(汤头歌括)必须死背,背熟!而药性可以不背,或者少背,你把药物书翻开看,白芍的功能是柔肝止痛,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一你在用芍药甘草汤的时候,不是在柔肝止痛吗?你在用四物汤之时,不是在养血敛阴吗?你在用羚羊钩藤汤时,就成了平肝抑阳。你用桂枝汤,它又成了调和营卫,而药物学又没说,所有药物学在论药性之时,都是以方剂使用的效果来说的,所以你可以站在方剂的角度,去理解药性,一旦掌握了方剂,就基本掌握药性了,还有白芍的药量,书上一至六钱,怎么用?我们又只能站在方剂的角度看看。
如桂枝汤:
头痛项强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知道在用于表证之时,它与桂枝生姜用量相同,那么在用其他药物治疗表证时,也应考虑药量不宜过重,太重入里的道理,再看小健中汤白芍的用量:
小健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痨腹冷服之瘥,
或感风寒不能表,阳虚体痛黄芪和。
另有一歌括的头两句是,健中汤既桂枝汤,倍芍加饴绝妙方,你看这解表的桂枝汤,加倍用了白芍的用量,以饴糖为引,所治之病完全变了,这才是真正的药性!还有石膏的用量,木防己汤中那句,“膏枚两个如鸡子”。两个鸡蛋大的石膏,就有四五两重(那时一斤等于十六两)白虎汤中的石膏会少于这分量吗?清代王清任用黄芪就是四两,石膏质重,为何反而不敢象黄芪那样用呢?现代药物学作怪!毫无根据的药量,还拿来考学生?
补阳还五赤芍芎,
四两黄芪为主药,
通窍全凭好麝香,
当归黄酒赤芍药,
血府逐瘀归地桃,
柴胡芎桔牛膝等,
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
芎归灵脂红花壳,
蒲黄肉桂归没药,
身痛逐瘀用桃红,
香附羌活兼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