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医经典名句6

(2009-06-18 01:35:16)
标签:

下焦

中焦

湿病

上焦

明.李

杂谈

分类: 各家学术

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格言汇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心而与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则知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针灸大成>> 

草木中空善治风,对枝对叶能治红

叶边有刺皆消肿,叶中有酱拨毒功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 

“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灵枢·营卫生会篇》 

中医辩证 

辨舌质可验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应脉,当思其病;脉不应病,当思其脉;药不应病,当思其药。 

.杭世骏

证虽重而门类明白者,不须诊脉亦可议方,证虽轻而题目未定者,必须仔细察脉。 

.李榳《医学入门》

湿病在表,一身尽痛;湿病在里,一身不痛。 

.汪昂《医方集解》 

热在上焦,咽乾口糜;热在中焦,心烦口渴;热 在下焦,便秘溺赤。 

.李榳《医学入门》

凡病气重,则小便必涩;病气苏,则便溺渐通。 

.程杏轩《医述》

卫虚则外寒而栗,营虚则内热而咳;营虚则咳伤肺而唾腥;卫虚则寒入脾而吐涎沫。 

《医述》

逢节发病,必非议补之时。

.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脉病人不病则病重,人病脉不病则病轻。 

.王孟英《王氏医案译注》

治病必先辨症,辨症须辨兼症,徐洄溪谓有一症不具,即需审慎者,固难为见病治病、知常不知变者道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