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集美鳌园

(2024-10-09 10:15:44)
标签:

游山玩水

厦门集美鳌园
.
岳允富/图文
.
      集美鳌园位于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鳌园分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和陈嘉庚先生陵墓三个部分。进入园内就是一条长50米的门廊,两厢墙上镌刻着40幅古今历史人物的青石浮雕,立体化连环雕像,许多人物千姿百态,形象生动。且能雕出喜、怒、衰、乐的各种表情,漫卷的红旗,薄如纸片,高举的干戈,细如笔箸,巧夺天工,人间奇迹。
 .
        陈嘉庚(1874年10月21日——1961年08月12日),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集美社人(今厦门市集美区)。1913年回家乡集美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商科、农林等校(统称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
 .
         1949年应毛泽东主席的邀请回国参加政协筹备会。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等职。曾被毛泽东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
       1990年03月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把一颗编号为2963的小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成长于郑成功抗清复明故垒的陈嘉庚一生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省全图”,念念不忘国家统一 。
.
      为什么取名鳌园呢?“鳌”泛指大龟、大鳖,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鳌园原为一座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如大鳖,所以称之“鳌园”。大门有幅楹联“鳌载定教山尽峙,园居宁与世相忘”。上下联首字结合正是“鳌园”。鳌园是陈嘉庚先生于1950年回国定居后为建设故乡集美完成的首项宏伟工程,至1961年完工,历时10年,占地近9000,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陵墓等组成。园中共有666幅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的青石雕,是闽南石文化的代表作。
 .
       1962年,著名诗人郭沫若参观鳌园时,触景生情手书一联:“鳌园博物大观百闻不如一见,鹭江集美中学万人共仰春秋”,高度评价了鳌园博物大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珍贵的艺术价值。
 .
 (文字资料摘自网络)
 .
 厦门集美鳌园
 1.集美鳌园
.
厦门集美鳌园
2.集美鳌园大门
.
厦门集美鳌园
 3.鳌园门前的碑刻
.
厦门集美鳌园
4.鳌园
.
厦门集美鳌园
 5.鳌园内的门廊
.
厦门集美鳌园
 6.门廊长50米,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两边的石壁下面是陈嘉庚先生生平事迹摄影图片展,上面是精美的青石浮雕,刻有中国古今历史故事58幅画面。
.
厦门集美鳌园
 7.鳌园门廊右侧刻的是优秀的民间故事组成的中国古代史。门廊左右橱窗近200幅图展示了陈嘉庚先生的伟大生平和创办教育,公益事业的概况。
.
厦门集美鳌园
8.
.
厦门集美鳌园
  9.鳌园门廊左侧
.
厦门集美鳌园
 10. .鳌园四周的展墙高1.4米,周长342.4米,嵌有栩栩如生的历史故事,名胜古迹,动物、植物、武器等,内容丰富多样,雕刻技艺精湛,富于民族特色。
.
厦门集美鳌园
11.围墙上的青石浮雕
.
厦门集美鳌园
 12.集美解放纪念碑矗立于鳌园的中心,是鳌园的主体建筑
.
厦门集美鳌园
 13.纪念碑座北朝南,纪念碑高28米,由碑身、碑座、碑基三个部分组成,全部由花岗岩砌成。
 .
厦门集美鳌园
14。碑身修长突出,采用了中国古典建筑概念中的“卷杀”和西方古典建筑概念中的“收分”手法,来矫正视觉上的误差。纪念碑碑顶用蓝色琉璃瓦大屋盖装饰,是典型的闽式歇山屋顶,以斗拱支持,顶端的形状像惠安的”斗笠”帽子。基座采用双重基台以配合高耸的碑身。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艺术,又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建筑风格。整个集美学村的建筑群和厦大等处陈嘉庚先生捐建的教学楼,都是这一风格的;人称嘉庚风格,即“穿西装,戴斗笠”,显示了民族的尊严,中华的腾飞。
.
厦门集美鳌园
15.碑高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1后到1949年走过的28年历程,碑基为13、10、8、3级四个台阶,13级寓他的事业鼎盛的年月,10级为遇到困难的年月,8级为八年抗战,3级为三年解放战争。
.
厦门集美鳌园
16.碑的正面是毛泽东手书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雄浑刚劲,鎏金溢彩,毛主席为一个镇题写纪念碑是仅有的一次。
.
厦门集美鳌园
17. 碑的正面第一层正中是共和国副主席李济深的题词
.
厦门集美鳌园
18. 碑的背面是陈嘉庚先生亲自撰写的碑文。
.
      全文共284字:“一八七四年,我出生于集美。十七岁往新加坡从商,并种黄梨树胶,设制造厂。辛亥革命归办集美学校。一九三八年日寇陷厦门,学校移安溪,我在新加坡召集南洋各属华侨代表,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助抗战财力。日寇据高崎,国军守集美,炮战七年,校舍破坏大半。日寇败后,美国助蒋内战。一九四九年北京解放,我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筹备会议;九月匪军据集美,拒战三日,解放后窜金门。十一月匪机来炸校舍及村宅,师生村民死伤惨重,校舍村宅破坏甚多。越年,我出洋数月回国,决意长住家乡,修建校舍,扩大规模。追念历次革命战争与本校废兴经过,建集美解放纪念碑,略述附载。座阶八级象征八年抗战,又三级象征三年内战,永垂观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二年九月十二日陈嘉庚”
 .
厦门集美鳌园
19. 博物观位于纪念碑南侧,有一道屏风式的石壁和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分界。屏壁高7米,宽30米,正中刻着“博物观”三字,左右各12块浮雕,内容大多为公共卫生、体育运动;中间是地图,浮雕中间嵌着中国、福建省、台湾省三幅地图,特别突出了台湾省,反映了闽台的密切关系和陈先生盼望祖国统一的愿望;下面还有托儿所到大学的类型和行为的规范图,显现了陈先生的对教育的重视。
.
厦门集美鳌园
20.
.
厦门集美鳌园
21.
.
厦门集美鳌园
22. 陈嘉庚陵墓。陈嘉庚先生于1961年08月12日015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当伟人的生命画上句号,人们叹之为巨星陨落。周恩来总理为陈嘉庚先生主持追悼会,廖承志致悼词。遵照陈嘉庚先生的遗愿,中央特派专列火车将其遗体运回故乡集美安葬。
.
厦门集美鳌园
23. 1961年08月20日下午3时,陈嘉庚先生的灵柩从北京抵运集美火车站,下午6时,国家在鳌园为陈嘉庚先生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
厦门集美鳌园
24. 陈嘉庚先生的遗体上覆盖着国旗。从此陈嘉庚先生就一直安歇在这里,同集美师生、父老乡亲时刻相伴朝夕相随。国际小行星协会命名天上一颗小行星为“陈嘉庚星”,这标志着陈嘉庚先生的精神与天地共存,与宇宙共在
.
厦门集美鳌园
25. 陈嘉庚先生的陵墓坐北朝南,龟寿形墓长由13块水磨石镶成,光可鉴人,墓碑为白色水磨石花岗石,墓形似马蹄,周边用15块青石浮雕介绍先生前半生的重要经历。
.
厦门集美鳌园
26. 纪念碑南侧的博物观
.
厦门集美鳌园
27.
.
厦门集美鳌园
28.
.
厦门集美鳌园
29. 鳌园的围墙与门廊出口处两边相衔接。
.
厦门集美鳌园
30.退潮时的鳌园
.
厦门集美鳌园
31..正在涨潮时的鳌园
.
厦门集美鳌园
32.全景图(图片来自网络)
 .
(原文首发:2017年11月3日)
.
.
龙岩红色旧址:邓子恢故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