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嬴字族

(2021-02-19 00:32:28)
标签:

字族

分类: 说文解字
                                                       嬴字族字族

嬴和赢,金文字形比较复杂,象形来源观点纷杂,要想彻底弄清楚这两个字,需要先搞清楚嬴字族luó”的具象。嬴字族在金文嬴和赢里看上去差别还是蛮大的,但是都含有几乎相同的三个字素,以下面第二字为例:嬴字族表示海螺的口部,嬴字族表示可以食用的海螺肉,嬴字族表示海螺壳,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海螺。简言之:嬴字族取象于海螺

嬴字族

嬴字族

      美丽的海螺

【嬴】取象于女子赶海捡拾海螺。建都于曲阜的少昊氏最初立国于今山东日照一带,盖赶海捡螺乃部落生存必须的重要生产活动之一,故《说文》:嬴,少昊氏之姓。赶海捡螺,丰富了少昊氏东夷部落的物质生活,使该部落在与其他部落的生存竞争中处于优势,故衍生出(按,胜乃腥之本字,《汉字简化方案》用字形简单、字音相近的“胜”代替字义毫不相关的“勝”)之义。《史记·苏秦列传》困则使太后弟穰侯为和,嬴则兼欺舅与母。与“赢”通假产生了有余之义,与缩、绌相对。《管子·势》:成功之道,嬴缩为宝。《荀子·非相》:缓急嬴绌。女子赶海捡拾的海螺要用籯筐揹走或挑走,故有担负之义。这个意义后来也写作“攍”。

【赢】赢比嬴的金文字形笔画简洁成熟,据此可以推测赢来自于嬴。原始贝币最晚产生于商代,是一种由天然海贝加工而成的贝类货币。窃以为,在远古时代获取海贝和获取海螺也是主要通过赶海,故而造字者以“贝”替代“女”另造“赢”专指赶海拾贝。获取到了海贝就意味着比他人多拥有了财富,故而赢有获取余利之义。《左传·昭公元年》:贾而欲赢,而恶嚣乎?又引申为获取的利益利润。《战国策·秦策五》:濮阳人吕不韦珠玉之赢几倍?又引申为有余盈余。《新唐书·卢钧传》:玩服不为鲜明,位将相,没而无赢财。赢的担、揹(背)之义窃以为和嬴一样,也是来自于赶海拾贝。赢的获胜之义盖源自于嬴。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二》:不信君看弈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

其他相关汉字。【羸léi嬴字族,海螺壳。会羊瘦弱的只剩下皮壳之义,引申为人和动物的瘦弱。《国语·鲁语上》:天灾流行,戾于弊邑,饥馑荐降,民羸几卒。花木的瘦弱即为凋零。《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秋霜既下,林皆羸。物品的凋零即为毁坏。《周易·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按,周易研究者多把这里的羸释义为缠绕。另,《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辞源》等权威字典把这里的“羸”释读为“缠绕”。窃以为这里的“羸”乃是《周易》在传抄过程中对“縲”的误写。【鸁luó】能吃有甲壳昆虫的鸟,它指过鸁,又名桑飞,即鹪鹩。【蠃】《辞源》:软体动物单壳类。通”。蜾蠃,一种青黑色细腰蜂。又名蒲卢。为寄生蜂的一种,产卵于螟蛉幼虫体内,吸取为养料。蜾蠃后代即从螟蛉幼虫体内孵出,古人误以为蜾蠃养螟蛉为子。《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何以用“蠃”命名?盖该蜂尾体形状、花纹象海螺之故吧。【臝】会果实去除果肉露出硬壳之义,它指赤身露體,同“裸”。《王力古汉语字典》:臝、裸等同源。【籯】捡拾海螺所用的竹编器,引申为筐笼一类的盛物竹器。也作“籝”。【瀛】能捡拾海螺的水域,它指大海。瀛海即指浩瀚的海洋。内陆淡水湖泊也能提供能食用的螺、贝之类,故楚人名池泽中曰瀛。

翻阅思索数十日始得成篇,是否真正逼近真相,不敢妄下断语。真诚欢迎有识之士或大咖方家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读某才女诗
后一篇:册字族(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