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阅读】《人类的理性一定有着不可逾越的边界》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文化育儿 |
分类: 读书小河 |
乌鸦是劳苦的,它被放到天空之后,一直在四处盘旋。鸽子是幸福的,早上出门飞行,晚上就会回到人的手中。人啊,我应该像鸽子一样,有一双大手等我回家。天空太浩淼,世界太博大,我会疲倦,因为我毕竟是人。
不能用长度来衡量时间,否则会发现属于时间太短。不可以用具体来衡量时间,因为人的内心是抽象的,一个人的时间想象力事实上比时间更具宽广。我所理解的时间,正在消失,也正在展开。时间是一种开始,也是一种结束;是一种结束,也是一种开始。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一生,都是时间的局部,但是想象力让我拥有整个时间,我用一瞬间看到了全部,因为我是相信上/帝存在、相信灵/魂不死、相信自/由意/志的这个人。
关于永恒,不能用大来定义,因为大会排斥小;不能用远来定义,因为远会轻视近;不能用无限来定义,因为无限摒弃了有限;不能用必然性来定义,因为必然性遮蔽了偶然性。I
am who I am,永恒就是永恒,永恒就是上/帝与我同在。也就是说,此时此刻,无限与有限,大和小,远和近,必然和偶然,就在一起,因为永恒的上/帝和我在一起。
人,到底是什么,我的答案是,人是一个想象力的载体。身体,房子,汽车,树木、河流、大地、天空,都是人的想象力的工具。人的想象力来自哪里,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我能找到的答案是,人的想象力来自/神,归于/神,人类的想象力正是在这种伟大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系。
如果你愿意盯住笛卡尔坐标沉思,你迟早会看见真/理,至少你会在一片巨大的静默之中,找到位置,找到方向。这就是人的思维的边界意识。我的意思是说,我经常把笛卡儿坐标看成一座十/字/架,看成时间和空间的交叉花园,看见有限和无限的美好关系。事实上我也把十/字/架看成万物的尺度。都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人肯定不是人的尺度。人的尺度,是/神。
所以,一个人怎么可能不背着十/字/架呢,十/字/架就是我的生命的坐标系啊,如果我不生活在十/字架/之上,我的人之为人的意义,就是一片虚无,一片混沌。如果没有生活在十/字/架之上,我永远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我没有我存在的数据,我一无所有,我哑/口无言,毫无意义。
Nephilim,拿非利人,又称伟/人,巨人。历史/记载,这是一闪而过的人群,当人类完全活在血气之中,当人类失去终极敬畏,神的精神就会离开人类,人类就只剩下高速成长的肉/体。这是最悲/怆的世界,人类看似高大,其实是精/神侏/儒。这是普遍的原则,一切以肉/体为终极目的的生活与生命,看似繁/荣富/强,看似高不可攀,其实都是速/朽的。
“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地上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惟有挪/亚在耶/和/华眼里蒙恩”。这样古老的经文,隐含着两个秩序。第一,人类背离上/帝的语境后,一直在堕/落,但也有人持守上/帝之道。第二,只要有一个人是完/全的义/人,上/帝就会赦/免这个世界,赐予我们丰富的爱与救/赎。那些为义/正在遭受逼/迫的人啊,你们有福了,正是你们的勇/敢的存在,我们这些软弱可怜的人,才得以在这个弯曲的世界上继续苟活。
“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人类的理性一定有着不可逾越的边界,每个人的行为一定有不可逾越的边/界。作为由人组成的政/府,一定有不可逾越的行为边/界。这是规律,也是自/由。要终日祷告,持守这样的智慧,否则,致命的自/负,会让我们毁/灭。(文/路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