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闲阅读】《孤独的思想》

(2022-12-29 16:52:05)
标签:

历史

情感

文化

时尚

教育

分类: 读书小河
【休闲阅读】《孤独的思想》







 孤独的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要彻底进入孤独状态,才有可能称之为思想。


从人性的短视状态而言,只要有一个人认同我的思想,则我的思想就是庸俗的,无知的,而且是短视的。


亚/伯/拉/罕献/祭以/撒的行为,事实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克/尔/凯郭/尔试图去理解亚/伯/拉/罕当时的人性状态,他认为亚伯拉罕在通向祭/坛的路上,是完全昏厥的,孤独的,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一个人能够和亚伯拉罕展开有效讨论,他进入到完全失语和孤/独的状态,只剩下一种简单的、自己无法理解的,也是最后的信心。


耶/稣的孤独感事实上无所不在。细心的人们发现,每次讲完道,耶稣都会从人群里面消失,退到旷野里面去。在客/西/马/尼/园,所有人都呼呼大睡,只有耶/稣一个人痛苦地向天/父祷告。我在客/西马/尼园的遗迹上停留很久,苍老的橄榄树还活着,每棵树都是一位孤独的生命,几千年以来总是承受着风雨,对来来往往的游客视而不见。


需要强调的是,当一个人抵达孤独的思想状态,他的世界并不是真的只有他自己,而是上帝与他同在。


所以,思想的孤独与孤独的思想,会把我的心智带向两种局面:


一个致力于思想的人,如果没有体验到绝对的孤独,则他有可能没有介入思想之门。


而一个已然体验到思想孤独滋味的人,如果没有体验到上/帝同在的心灵秩序,则这个人会因为他的思/想而走向毁/灭。


对于我这样一个人而言,当我体验到孤独,我到底应该怎样展开我的生活呢。


上个星期,我和一群15岁以下的孩子在一起,明显感受到孩子们内心的风景和好奇心,比成年人优美太多。和孩子们在一起真的很美好,因为在天/国,每个人的样式都是孩子们的样式。而我自己这些年在这个世/界上胡乱折腾,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腐/败,深感自己的人生不过是一个堕/落的过程。


和孩子们相比,我想我实在是太复杂,太幽/暗了。我的渐次增长的年轮,并没有把我引向智慧,而是让我越来越无/知,这种无知并不是对世界的陌生,而是对自己的完全不理解。是的,对于很多知识人而言,我们的确能够警/惕独/菜者的人/性之/恶,但是,当我们面对每个人(自己)的人/性恶,我们却苍白无力了。


事实上,当我们看见/菜者的人/性之/恶,我们这些所谓的读书人,凭着一种本/能和一种习/惯,理所当然地就把自己想像成美/德之人和智/慧之人。


真理的头上是荆/棘,我们的头上是鲜花。看哪,我们看上去很美,完全不承认自己是一/群/蠢/货。


每个人的人性之恶才是真/理的表述,而一个独/菜者的人性之/恶,仅仅是每个人的/人性之/恶的一个案例。正是因为每个人的人性之/恶的普遍存在,一个/菜者的人性之恶才成为可能。遗憾的是,我们基于自己对自己的人性论与认识论的假想的正/义,基于对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同情,总是固执地认为,一个/菜的人性之/恶才是导致每个人的人/性之/恶的最大原因。


事实上我们的观念秩序与行为习惯恰恰相反,当我们看见一个走在红地毯上的独/菜者,基于我们的幽/暗人/性,我们对独/菜者的态度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羡/慕嫉/妒/恨,而不是读书人自以为是的批/判与怀/疑。


一直以来这个国/家从来没有真实意义上的孤/独者,也没有深刻意义上的批/评/家,所有人都是想做独/菜者而不得,而那个已经做了独/菜者的人,事实上一直是我们的成/功/学/偶/像。(文/路可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