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晓锐华讯财经证券分析师炒股证券财经第一现场创业板股票 |
分类: 陈晓锐热点话题 |
陈晓锐:创业板来了我们还关心什么?
华讯财经第一现场
23日开板,30日开市。创业板10年一剑终于横空出世,而投资者在等待许久之后却发现除了天天挂在分析师和股民嘴边的创投、券商还就真的就是打新股了,难道这就是我们期待的创业板吗?
当然不是!创业板的创立给我们未来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国际板摩拳擦掌
年初3月份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应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8月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的讲话说,海外企业将会在明年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上海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长远规划之一。而巧合的是屠光绍在就任上海市副市长之前,曾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而早在2000年,也是时任上交所总经理的屠光绍第一次在证券业内提出鼓励境外上市企业在国内上市等构想。
现在号称“新版纳斯达克”的中国创业板已经在深圳落户,那么“新版纽交所”的上海也继续确定自己的位置。况且每一次重大事件之后经济中心的树立都是一个关键时候,纽约、东京如此,相信这次经济风暴在吹毁旧的经济秩序的同时,也会给我们中国刮来新的生命的种子。
一旦上海国际板创立,那么上海板块,特别是上海本地金融行业将是重点关注对象!
二、“A+H”股双剑合壁
红筹股回归A股的说法由来已久,中国内地监管机构已敲定首批回归A股上市的红筹企业名单,名单中涉及约五家红筹公司,预计最快可于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内返回内地上市。此前传言最多的是中移动的回归。早先,中国移动曾表示希望以CDR方式回归A股,后又传中国移动拟以国际板为回归A股上市方式。“国际板”总感觉和中移动的身份不符,那么CDR是个不错的选择,而CDR也会给其他有“A+H”概念的股票一个很好的开路作用。
是“招外”还是“合内”,从管理层一贯稳健的做法看,红筹的回归,“A+H”概念的上市公司合二为一应该是在国际板之前进行。这里面我们关注有相关概念股票在不同市场上的股价差异,有条件的投资者可以做适当的套利。
三、股指期货整装待命
消息人士透露,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审结果最快有望下月初揭晓。在目前已基本确定的综合排名中,15-20家期货公司有望入围创新类(A类)名单,较市场预计的25家有所减少。现在有一个现象叫机构散户化,长期资金短期化。近几年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后,股票投资上的机构持仓比例超过60%;但是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和散户一样,也是在追涨杀跌。推出股指期货主要是可以给躁动的市场带来稳定,通过增加做空机制使得买卖双方可以博弈起来;而且,机构投资者会利用股指期货来套期保值,因此敢于持有股票。
推出股指期货是从国家战略的角度来筹划,是对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自主创新,是对目前资本市场体系机构的完善,所以意义很重大。股指期货可以为这个狂奔的股市增加倒车和刹车的机制,使得股市走得更加稳定。国际板什么时候开不得而知,但创业板已经来了。通过股指期货也可以发现价格,股指期货有近期价格,也有远期价格,价格发现对市场效率来说是一种提高,投资者对未来将会有预期,有利于市场稳定。近期中国中期的爆炒与此不无关系。
四、融资融券厉兵秣马
和股指期货一样,融券业务指股票卖空,这项业务有助于价格发现功能的形成,增强市场流动性,规避市场风险。但作为一种信用交易的方式,股票卖空具有杠杆效应,在一定市场环境下,可能助推市场的投机气氛,加大市场波动,成为打压市场的手段。但融资融券能否和股指期货一起推出个人不敢下断言。日前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接受了人民日报专访时强调,要稳步推进创业板建设、新股发行制度、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的改革步伐,有序推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证券期货新品种。这里面提到了“证券期货”新品种,含义不言而喻,但融资融券却没有提到。建议投资者认真分析,就知道管理层现在关注的是什么了。(证券分析师陈晓锐博客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