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国务院近期决定实施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成为扩大消费的又一力举。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4日表示,今年全国汽车报废量将达到270万辆,家电报废量近9000万台,如全部更新将拉动消费需求5000多亿元。
这个消息很容易被投资者误读。
㈠今年全国汽车报废量将达到270万辆,家电报废量近9000万台。这个是历史遗留问题,汽车和家电进入了一个报废的周期,所以不是“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引起的;
㈡“如全部更新将拉动消费需求5000多亿元”,其实没有“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老百姓也是需要进行更新的,只是可能更新的时间不集中。那么,就算更新的时间集中了,“经济数据”马上好了,那以后的日子呢?汽车和家电的销售必然会进入一个漫长的“冰河期”,恐怕后果更不好!
根据报废车型消费者可享受3000-6000元不等的补贴,但这个补贴是在提前报废车的基础上得到了,如果按照平均提前两年计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计算下来,补贴的钱对于提前换车的消费者是不划算的。家电类的补贴标准也偏低,还不如参加商场里的直降、打折、买赠等活动。
同时,杜绝报废汽车家电回流市场是个很大的问题!否则领补贴卖废车、骗补贴的事情将持续发生。在重庆等地区家电市场还出现了,“李鬼”冒充“李逵”也下乡的事情。
纷纷杂杂的事情背后折射出来的问题是:商家打折的时代变成,国家打折的时代。然而,能否买商品,从真正意义上讲不是商品的价格在国家、在商家眼里的高低;而是在消费者眼里的高低,消费者又如何衡量商品价格的高低的呢?最根本的是看自己的经济实力,我不相信,能卖的起几百万跑车的老板会在乎,几百块的家电补贴,在乎几千块的汽车补贴!
说到底,国家目前做的应该是让老百姓收入增加,有钱可花,而不是从老百姓手里赚钱。当然,这是循环经济的年代。有人赚钱必定有人花钱,但至少,也要让那么花钱的人,能看到以后自己能赚回来,否则,经济的循环怎么能够促进、推动!(证券分析师陈晓锐博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