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赖瑞和“汉学述评”课程信息
(2009-09-30 13:57: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汉学 |
漢學述評
Sinology: Introduction and Critique
賴瑞和副教授
課程說明
大約自十六世紀起,西方就開始研究中國歷史和文化,並且把許多中國的典籍翻
譯成英文或其他西文。這種研究和翻譯到今天仍然在進行著,累積了一大批西文
專書和論文,即我們所習稱的「漢學論著」。這批論著,對於研究中國史或其他
中國學問的國人,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即細讀和評述
這些漢學論著,以瞭解它們的特色和長短處,並吸收其長處。
指定用書
無指定教科書。
參考書籍
以下各書,僅供修課同學「背景閱讀」之用,請自行閱讀,以瞭解西
方漢學的歷史和現狀。課堂上偶爾會提及,但不會拿來「精讀」或深
入討論。本課程的重點是閱讀歐美漢學家所寫的英文專書或論文,書
單將在開課時分發(見「教學進度」部分)。
Brook, Timothy, ed.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Genealogies of
Sinological
knowle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Mungello, D. E. Curious Land: Jesuit Accommodation and the Origins
of Sinolog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Mungello, D. E.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1999.
Ropp, Paul S. Heritage of Chin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Civilization.
Berkeley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8.
Wilson, Ming and John Cayley, eds. Europe Studies China: Papers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Sinology.
London:
Han-Shan Tang Books, 1995.
王家鳳、李光真著,《當西方遇見東方: 國際漢學與漢學家》。台北﹕光華畫報雜誌
社,1991。
安平秋、安樂哲主編,《北美漢學家辭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何寅、許光華主編,《國外漢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胡志宏,《西方中國古代史研究導論》。鄭州﹕大象出版社,2002。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張西平編,《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
張國剛,《明清傳教士與歐洲漢學》。北京:中國社科,2001。
張國剛,《德國的漢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4。
劉正,《海外漢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
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教學進度
(一)每週由一位同學就某一漢學專題作一報告。報告題目將在開課時分發,由
修課學生「認領」後,到圖書館做研究,然後在課堂上提報告、討論。
(二)每週閱讀一篇英文論述,取自西方漢學名著或期刊論文。
詳細閱讀書單和講義將在開課時分發。
成績考核
修課者須積極參與討論,提多篇口頭報告以及一篇期末書面報告。
評分:出席和課堂發問與討論20 分;口頭報告30 分;期末書面報告50 分。
賴老師個人網頁﹕
http://www.geocities.com/sflai53
賴老師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sflai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