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感受被需要的快乐

(2009-08-09 23:15:46)
标签:

家庭

教育

爸爸妈妈

自豪感

责任感

被需要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文:赵玉霞
    父母对孩子的爱永远是伟大的,无私的。而孩子小时候也很需要爸爸妈妈和别人的关心。那么这样孩子可以经常感受到自己需要爸爸妈妈,离不开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也体会到被宝宝“需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被需要的自豪感孩子也需要呢?
    让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当我们兴高采烈的去帮助别人时,被告知“我不需要”。这时候我们的心情是否会沮丧?是否会不被别人需要而不开心?而且在别人长期“不需要”的情况下是否会变得不自信呢?但是我们的孩子却经常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而且我们都是以“你还小”,“你不会”等“爱”的名义否认我们“需要”孩子。
     所以,我们的家长不能老是抱着孩子还小,一些事情做不好的的想法。要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尝试,去努力。虽然他做的不好,但是他的愿望和出发点是好的,这就够了。有时候爸爸妈妈要学会在孩子面前“示弱”。生病了,可以让孩子来照顾你,不要害怕他做不好。我想每个孩子生病爸爸妈妈都会细心照料,这些孩子都看到了,都记在心上的。等爸爸妈妈生病了他们也一定想把同样的爱回报给爸爸妈妈。也许她连一杯水都端不稳当,也许他们想的,做得不够周到,但是他学会了关心爸爸妈妈。当他发现在爸爸妈妈生病时需要自己来照顾,他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觉得自己长大了。所以,我们不要再做“无敌超人”了,也不要做孩子的“免费保姆”了。适当的时候,让孩子来照顾一下我们,互动一下未尝不可。
     当孩子经常感受到自己“被需要”,这时他就有了责任感了。他能够体会到关心人,被爸爸妈妈和大家“需要”的快乐。有一个单亲妈妈,含辛茹苦的把孩子养大。自己所有的苦都是一个人默默的抗,从不告诉孩子,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就是因为这样,孩子没有体会到母亲的苦楚。慢慢的他觉得妈妈并不需要他的关心与帮助,于是变得冷漠,心硬如铁。有一天妈妈病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其实是病的严重了,一般的小病她都扛着。结果儿子回来一看妈妈没有做饭,(当时他都是大小伙了,完全可以自己做饭了,但是妈妈舍不得让孩子做饭。)很生气。跑到妈妈的床前问怎么还没做饭?妈妈说我生病了,儿子脸上没有一点关心的表情,而是恶狠狠的说,还不快点起来做饭!            
    我就在想,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变得这么冷血而残酷?就是因为这个孩子从小没有感受到妈妈需要自己。从小只知道索取,没有学会付出,而且把这些都看成是理所当然。日久天长形成了一种对任何事都冷漠的心态,包括自己的亲身母亲。
    所以,家长们再也不能对孩子只是一味的无私奉献了,要教会孩子学会关系别人,学会体谅他人。给孩子尝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机会,,让他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而孩子的责任感也是在帮助别人和被爸爸妈妈和他人需要的成就感中培养起来的。从小要让孩子不光感受到被爱的幸福,还要让孩子学会关爱别人,体会到关爱别人的快乐。使孩子变成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
    在我们这边的孩子,我们会在生活中教会他们去感受别人的关心,从而学会去关心别人,对别人的关心表示感谢。    孩子们会在我给他们上课时,或者带他们出去玩时说上一声:老师你辛苦了!这就是感恩教育,让孩子从小感受到关爱,学会感谢。慢慢的,他们学会了关心我们。 
    一段时间孩子是和我一起住,我给他们洗脚(刚开始他们不会洗,现在都是自己洗了)他们会说:老师,你现在给我洗脚,我长大了给你洗。后来他们会经常在我耳边“絮絮叨叨“,但是这样的话听起来是幸福的。他们会说:“老师,等我们长大了,你老了的时候,你坐着,我们来给你做饭。”“你走不动路了,我们扶你走。你生病了,你躺着,我来给你们端水,端饭。给你打针吃药。”这样的话从几个三四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无疑是动人的。
    而我也会经常让孩子感觉到我需要他们。打扫卫生,帮我拿东西,偶尔还帮我捶捶背,揉揉肩。(是他们自己主动哦)说实话,被孩子关心照顾的感觉真的很好!
    不要觉得孩子小,其实我们真的很“需要”孩子。离开孩子,我们会失去很多开心与快乐。所以,让孩子感受自己被“需要”的自豪感吧!

   个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博客推荐阅读:  周末:带着孩子去“吃苦”             孩子为什么尿床 

    你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了吗?   孩子叛逆怎么办      小事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快乐识字:请看老师变魔术  快乐学汉字        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矛盾”    幼儿教育:耳濡目染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三岁之前很重要            把幼儿教育融入生活                               让孩子快乐自信的成              让孩子学会坚持到底     让孩子跨越心理障碍    别让你的爱有去无回             

    幼儿科技教育为何步履蹒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