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董藩教授定下4000千万“作业”激励弟子

(2011-04-07 08:58:45)
标签:

陆伟

董潘教授

财富

分类: 评论观点

      @董藩 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这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培养其财富意识是我工作内容之一,当然前提是合理合法致富。自己富了意味着创造了很多GDP、税收、就业岗位,社会贡献大,也帮助了低收入者,并避免自己、家属及亲属成为社会负担。对高学历者来说,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

 

    4日,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北师大管理学院教授董藩语出惊人—他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向自己的学生发布一则“警告”,称如果在40岁那年,没有积累到4000万的身价就不要来见他。该微博也在短短两天时间里被转发了超过两万多次。  

 

    笔者非常不赞成此位教授的观点:难道财富是评价成功的唯一标准么?难道老师就是以此传道解惑的吗?笔者反问你董教授有4000千万吗?如果没有你是成功的人士吗?

 

    这应该算是董藩给自己学生布置的一项高压“作业”。挣4000千万谈何容易,除了去从从商,其他任何职业40岁前你能挣4000千万吗?就算你是一位省长你不受贿不贪污也挣不了4000千万呀!你能说他不成功吗?我想一些学生甚至为了老老实实地回来“交作业”,不排除一些学生采取不合法的手段去完成老师的高要求“作业”,不然以后还有何脸面见老师见同学。这不能不说是对教育的一种玷污,对教育育人的一种伤害。

 

    从感情层面来讲,董藩教授对他的弟子是不是太苛刻?只要师从他的研究生,四十岁前必须拥有四千万财产,否则,不但不能面见董藩教授,而且对外也不能再宣称是他的学生。难道师生的情义就这么脆弱?只有四千万以上的富翁才有资格继续对外宣称是他董藩的弟子!不能不说钱是衡量师生感情的筹码!

 

    董教授此言很真实,也很刺眼。细品此话,“传道授业解惑”之师道已变味。“4000万”之所以触动公众神经,是因为董教授以一名教授教师的身份,说出了一句市侩的豪语。在无数研究生愁于就业、无数毕业生苦于生计的今天,财富是当今社会价值唯一标准,但是只有极少数人成为这一种人,此言不犯众怒才怪。


    追求财富是应该的,但只用财产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否是合理的吗?一个学者一生能挣4000千万吗?那难道说他就不是一位成功人士。学生钱挣得不够多,就被老师否定不认,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反面教材。在物欲横生的当今社会,连那些园丁老师都教导学生追求财富,那教出来的学生是不是可以为了财富而去做什么事情呢?(文/陆伟)

 

                                        本文独家首发新浪转载请注明来自:blog.sina.com.cn/njluwe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