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又是春节,又是民工荒,各地企业用大巴接,工资涨,就是希望能招到大量民工。据央视《新闻1+1》(2月10日晚播)报道:目前缺工已经不仅仅是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的事情,就连成都、重庆、武汉等中西部城市也开始纷纷加入抢夺民工大战中,一时之间民工成了香饽饽。甚至一些用工企业开着长途大巴奔赴安徽、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到家门口去接农民工回来。
从去年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回暖,沿海地区和内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工现象。今年春节过后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出现“工作找人”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现在用工荒的呢?让笔者从三方面来解析:
第一:适龄民工(18-35岁)逐渐萎缩
我们国家人口结构近年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也就是说金字塔的底部开始收缩,新供给的农民工的增量每年都在缩减。比如说农民工原来在80年代主要是小学毕业生为主,到90年代主要开始初中毕业生为主,到了新世纪的这十年,我们说初中毕业生的数量开始下降,而高中阶段以上的,受过职业教育的这部分农民工数量增长得非常快,这是个结构性的变化导致,如果产业仍然在使用初中毕业生跟小学的学生来做劳动力的话,那你根本就招不到人了。老一代的农民工基本都在家了,我们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非常歧视的,企业要求用工年龄大部分在18岁到35岁之间,一旦超过这个年龄段,很多人就不得不回家去。因此我们说小年龄段的人现在越来越少,也可以看出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不得不发生本质的变化。
第二:民工城市社会地位底下
数目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们也渴望融入城市、享受城市文明。然而,许多城市仍把农民工当成过客。在身份上,多数企业都还没有把农民工当成稳定的产业工人。在权益上,他们与城市产业工人相比,享受不到应有的经济及社会待遇,处于城市里的社会底层。他们承担着城市脏、险、苦、累的工作,却拿着很低的工资。包括农民工的各项权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例,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企业要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职工缴纳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险,但是现实中多数的农民工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子女教育就学也无法获得强力保障,户籍二元制造成城市和农村的巨大隔阂,在城市只有买房才可能落户口。然而,目前房价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有几个农民工买得起?权益的匮乏、身份的迷惘、生活的压力、候鸟式的生活,让部分身心俱疲的农民工选择了逃离城市。用工荒的根本原因正在于,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惘。要想让用工荒不再出现,唯有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让农民工成为城市的真正主人。
第三:劳动密集型粗放企业多
我国很多传统企业如轻纺工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这些产业占用资金少,设备的技术程度低,但是需要庞大的民工劳动力。由于传统企业是一种粗放型产业,民工还需要靠加班来提高自己的工资,需要超强度的劳动力来工作,所以即需要大量劳动力又需要强劳动的企业,以后的招工之路会越来越难,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只有把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自动化水平升高,企业转变产业升级,才从客观上解决劳动粗放型用工多,用工难的问题。
各地普现用工荒,让我们重新审视廉价劳动力优势的偏颇。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劳动力价格是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而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价格并非市场单一发挥作用的结果,相反这是一种人为的制度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劳动力被当作一种纯粹的自然资源在廉价使用,与发达国家相比,不但没有集体谈判工资的权利,更没有各种福利保障。
短工时代的来临,相信也是民工地位提高的来临。民工将取得主动权,话语权。物以稀为贵嘛,面对民工荒,各地可以说是各显神通,派车到家去拉,再到工资增长,甚至还有一些地区和企业提供给民工更多地社会待遇,这也是在顺应农民就业的新需求。(文/陆伟)
本文独家首发新浪转载请注明来自:blog.sina.com.cn/njluwei
招聘/求职/代办社保、居住证↘:北京九蜂巢人力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http://www.9hhr.com
中医祖传秘方,轻松治好鼻炎,百年传承↘:http://100caotang.taobao.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