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伟哥研酒
伟哥研酒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807
  • 关注人气:1,94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粮液涨价,茅台也不甘落后

(2011-01-07 12:00:30)
标签:

陆伟

白酒涨价

五粮液

茅台涨价

杂谈

分类: 历史文化

五粮液涨价,茅台也不甘落后(图/陆伟 五茅纷纷涨价)
    据《新京报》报道:不久前五粮液涨价《关于调整五粮液市场供货价格及终端零售价格的通知》 “为更好地调整市场供需矛盾,满足广大消费者身份需求和价值体现,结合对经济形势、市场规律、产能、税负、原材料因素进行的综合调研论证,决定对市场供货价格和终端零售价格做调整”。随后,贵州茅台发布公告称,为更好地统筹兼顾好国家、消费者、企业、经销商和投资者等各相关方的利益,同时考虑到本公司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原辅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等因素,公司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适当上调产品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为20%左右。近日面对五粮液茅台纷纷提价,笔者很不安,这些名酒提高的代价是否转嫁到我们百姓头上?

    如此“给力”的涨价理由:五粮液:满足消费者身份需求和价值体现。茅台:统筹兼顾国家利益。他们好像还觉得很无奈。涨价就涨价呗,何必再扯上一面冠冕堂皇的大旗呢?笔者看到是新一轮公款消费狂飙时代的到来,当今真是物涨满天下呀。
    尽人皆知,谁喝这些高档名酒?它们的消费群肯定不是普通百姓。这些名酒最主要的消费途径,是公款宴请以及逢年过节的送礼,也即是“喝酒的人不自己掏钱”和“喝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喝”。公务宴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菜品和酒水。对于菜品,一般在确定几个人、啥级别之后,就能很明确的将标准定下来,300、500、800、1000的标准都不论。但不管是哪个标准,作为请客的人来讲,心中都是有个谱的,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而令请客者心中最没有谱的是,这酒水的消费。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接待稍微有点级别的干部(也就是个处级之类的干部),喝白酒的档次起码都不会低于五粮液。若遇更高级别或者更重要客人的话,那就一定是喝茅台了。按目前市面上的价格,一瓶五粮液约750元,一瓶茅台约1200元。一餐饭若喝上个一两瓶五粮液、茅台的话,那么一餐饭的费用花上个两三千也就再容易不过了。这是这两种高档白酒没有涨价时的吃饭公款招待行情。

    现在,这两种高档酒都要涨价了。五粮液每瓶涨50元,茅台涨幅是20%——也就是每瓶涨200多元。笔者上网查了一下,2010年五粮液一级酒(高价酒)的产销量达1.2万吨,也就是说,五粮液高价位酒每年的产销量约有12000吨左右。做一个保守的估计,这12000吨中只有一半用于公款招待,那么公款招待的量应是6000吨——6000000公斤——12000000斤——12000000瓶。按每瓶涨50元的标准计算,那么一年新增长的公款消费额将是6亿。茅台酒2010年的产量是将近2万吨,销量在14000吨左右。若仍按以上关于五粮液的算法,每年应有1400吨的高档茅台酒,应有700吨的茅台酒用于公款招待。这个概念就是700吨——700000公斤——1400000斤——1400000瓶。若按每瓶涨200元标准计算的话,那么一年新增长的公款消费额将是2.8亿元。仅将以上这两项简单相加,从2011年开始,仅在五粮液、茅台这两项高档白酒上,全国公款招待费将至少净增8个多亿以上。

    可能是消费文化的使然。中国人好面子,有钱没钱都喜欢炫富。于是造成了“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样的变态消费文化。聪明的商家也随水推舟,“杀猪定价法”在中国大行其道。——而茅台五粮液酒这样的奢侈品,谁都知道公务消费占了很大的比例,价格越高,某些人就越是趋之若鹜。对一些人来讲,茅台五粮液,不怕提价,就怕不提价。因为不提价,反而体现不出“身份需求”以及“价值体现”,送人有面子呀。
    公款消费,应该属于行政开支。而天文数字般的公款消费,就成了公款奢侈浪费。这里面相当部分,不透明,说不清。公众看得清的,就是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档消费年年看涨,生机勃勃,毫无衰象。其实都是我们纳税人的钱。选择当下物价上涨的时候提价,还有就是传统春节快到了,更是送礼消费的好时光,此时不提价何时提价。(文/陆伟)

 

                                        本文首发新浪转载请注明来自:blog.sina.com.cn/njluwe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