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哀悼日—玉树地震的反思
(2010-04-20 22:46:45)
标签:
陆伟
全国哀悼日
玉树地震
中国多灾
杂谈
|
分类:
历史文化
|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离全国哀悼日还有一个小时左右,在这里深深地给逝去的人以默哀,给活着的人以祝福。我想了想想最近我国发生的很多灾难,西南旱情,紧接着青海玉树地震,7.1级!当消息传来时,我只觉得挨了当头一棒,心想这下完了,又有多少百姓生活在恐惧和悲痛当中。,我也特意上网浏览关注地震最新消息,看到青海的伤亡人数与日俱增,心中充满不安和焦虑。
想想中国这几年确实艰难,从几年前的南方雪灾到汶川地震,从西南严重旱灾到极度反常的气候变化,我们在茫然无措中面对和见证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我们在灾难面前浑然不惧,总是抛出“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但如果我们继续毫无底线地违背自然规律、盲目挑战并破坏自然,人类可能等不到自己最后的那一滴眼泪,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极其渺小的,甚至不值一提。
看新闻报道,2010年03月09日,中国地震局称我国大陆暂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仅仅过了一个多月(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玉树7.1级地震就来了,令我们很茫然无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既然地震局没有十足的把握预测地震的情况,那么,所谓“响当当”的辟谣理论又是如何确定的呢?这次,地震局又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回想起汶川大地震那令人心碎的一幕幕场景,很多人潸然泪下。看最新报道,青海省玉树县7.1级地震已经造成2030人死亡,上万人受伤,财产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为什么中国每次地震都伤亡惨重?为什么每次都要付出惨重代价,还要集结大量资金重建家园?这是一个值得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像邻国日本,大震小震不断,可每次地震后人员伤亡都很小,日本人的观念已经从重视房屋室内的装修改为重视住宅的隔震,很多房屋都有抗震减震设计。而国内的房产商只追逐利润,价格恶性竞争,出现豆腐渣工程的比比皆是。不震则已,一震全露馅。
再看下美国,其绝对先进的震后救援装备不得不让我们侧目。虽说我们的救援人员,无论组织救灾还是营救速度,都是没的说,但关键是硬件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记得汶川地震时,我军直升机救助严重不足,看电视直播竟然还用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老牌“黑鹰”直升机,大批救援物资和人员还要在公路开通之后由汽车运往灾区,这就是差距,也有可能直接导致人员伤亡过重的情况。
发展一些常规武器或装备在保卫国家的同时,最好也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救助老百姓的生命。我们总是在演练如何避震,学习地震知识,但在地震发生之时,却慌了手脚,在灾难始终与我们通行时,我们就要务必学会预防,这方面任重而道远,不可忽视。国家灾难时,能采取有效防灾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损害,加紧,地震预报准确度的预报。这比在大难面前,我们这些平民手无寸铁去救灾更重要。
本文转载请注明:Blog.sina.com.cn/njluwei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