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的书信一观

(2010-11-08 16:55:27)
标签:

台安

妹探谨启

不肖男芸恭请

万福金安

信函

分类: 原创:有关红学

清朝的书信一观清朝的书信一观
——读《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有感之一

晨得柳
    第一封信是《妹探谨启》,这是探春写给宝玉的建议信,从信的格式上看较为简单。先是客套话“妹妹谨启”,接着就是称谓,再就是要表达的内容,最后是“谨启”结尾。我想这是由于平辈的关系,客气话就显得简练。再因为这是就事来,不比远处所来的信件,所以开门见山,简练结尾。                                                         
    第二封信函是《不肖男芸恭请》,这是贾芸写给父亲的信函,同《妹探谨启》相比就显得较为复杂,这是因为是写给父亲的缘故,客套话就得到位,也反映出我国传统的礼仪风貌。但就此信函的格式来讲,是很完整标准的一封信,也显示写信人的“恭请”,再对接信人的祝福,然后就归入事件。结尾就比《妹探谨启》的复杂的多了。如在结尾上,《妹探谨启》只是“谨启”二字,而《不肖男芸恭请》则是“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看来这是对长辈的恭敬。格式相似于现在的“此致敬 ”当然现在的书信格式也是由古代沿袭下来的。署名也是很客气,如“男芸跪书”。为读者和自己所好,将两信函相比之下:                            
娣探谨奉
    二兄文几:前夕新霁,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难逢,讵忍就卧,时漏已三转, 犹徘徊于桐槛之下,未防风露所欺,致获采薪之患.昨蒙亲劳抚嘱,复又数遣侍儿问切,兼以鲜荔并真卿墨迹见赐, 抑何惠爱之深耶!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因思及历来古人中处名攻利敌之场,犹置一些山滴水之区,远招近揖,投辖攀辕,务结二三同志盘桓于其中,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一时之偶兴,遂成千古之佳谈. 娣虽不才,窃同叨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男思自蒙天恩,认于膝下,日夜思一孝顺,竟无可孝顺之处.前因买办花草,上托大人金福,竟认得许多花儿匠,并认得许多名园.因忽见有白海棠一种,不可多得.故变尽方法,只弄得两盆.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                                                      
台安                男芸跪书.
    通过读本回的两封信函,让我了解了清代信函的格式。对长辈与平辈的恭语不同,也让我们感到曹公对不同文学样式掌握的非常谙熟。
谢谢读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