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钏儿之死怨在何处
——读《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有感之二
晨得柳
金钏儿投井之死确实让人感到很冤,但究竟怨在哪里,为何能造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去赴死,这并不是金钏儿的自作,而是他人所为之。正像曹公在本回中所说的“辱情”而至,鄙人略抒己见。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中的“辱情”,我想是“侮辱了金钏儿的情感”之意,这里面的“情感”是指当初她在宝玉面前所表现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当时场面上本是想当然的,而在王夫人的想法中就有了超乎正常的情感交流,因此才反映出强烈的表现态度,因此才造成金钏儿心理的极不平衡,因此才造成极为惨烈的后果。
这要从第三十回中金钏儿是怎样与宝玉的情感交流中来谈起。首先说事件的挑起人不是金钏儿,而是宝玉,这就是说事件的始作俑者是宝玉,即使“事件”中有不当之处,都是宝玉撩的“闲”。如宝玉摘金钏儿“耳上带的坠子”;宝玉“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宝玉上来便拉着手”;宝玉说“……咱们在一处罢”。这些都是宝玉首先使的“招”,作为一位下属女子,在这样具有诚意的“调戏”之下,作出一些“等同”的反应实不为过。
金钏儿在宝玉的一直追求之下,不得有一些反应。如金钏儿的两个主意表现——一是说“……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有你的……”二是说“……我倒告诉你个巧宗儿,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这第一是“许配给你”的意思,是爱情忠贞的表述;第二是让宝玉向“东小院子”那两位学学,怕是宝玉不懂“搞恋爱”。王夫人把金钏儿的话的含义用“大老娘们儿”的感受去夸大理解——打嘴巴子、骂“小娼妇”使金钏儿备受侮辱,这正是曹公所说的“辱情”了。金钏儿既感到事情的败露羞愧,又感到王夫人所认为的“严重”,自然难以接受,而又难以反驳。
人都不责己过。如王夫人睁眼看着宝玉的所作所为是此事的始作俑者,或者认清自己儿子平时就是好色之徒,看见姑娘迈不动步,就不会把金钏儿的话看之如此严重。如果王夫人只是打骂教育,不去撵走金钏儿,也就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王夫人把金钏儿撵走几天,再把她接回来,金钏儿也不会以死来抵抗,毕竟自己也有不妥之处。
“辱情”的精神打击,生存依靠的断绝,美好理想的破灭,都是由王夫人一手造成的,因此说来,金钏儿之死要由王夫人负责了。
谢谢读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