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葛之中见真才
——读《红楼梦》第三十回有感之一
晨得柳
“‘黄鹰抓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这是二玉“赔不是”后熙凤总结的话儿。
二玉和好如初正遇宝钗在场,这宝玉并不是有意去奚落宝钗,因为宝钗可没有得罪二玉他们。但是为什么宝玉要说出“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来呢?当然首先是在宝钗回答宝玉说自己为何不去看戏的原因后才说的;其二就是在与黛玉和好后,觉得这个场合没什么话来说,才假惺惺与宝钗搭话,从而引出来的;再三就是宝玉也有爱慕宝钗肉体通白丰腴之心,又不得由于黛玉在场而表现的怎样“好”。但是这话在宝钗看来却是奇耻大辱,在黛玉看来是对宝钗的奚落。
感到奇耻大辱者便施了才,便提起杨贵妃——“我倒像杨贵妃,只是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看来宝钗谙熟贵妃受宠、国忠误国的历史知识,这是对宝玉而发的。对黛玉也是提及古书《水浒传》上的事——“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来影射。后来对宝玉把“李逵骂宋江”说成是《负荆请罪》一提进行了讽刺——“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看来宝钗的才学要高于二玉,博览群书,通今博古,用典明确,针对要害,突出不卑不亢的品格特点。真乃是曹公塑造的古代典型才女形象。
宝、黛、钗三人的纠葛中不能不提到熙凤这个人物。因为熙凤也侧面参与了三人的“纠葛”,同时也让我们看出这位并不是一般的女性,但她的“才能”特点与宝钗有所不同。宝钗应用的是正统文化里面的东西,拿古代的话来说就是“书中”的东西。而熙凤是应用民间俗语同当时事件结合来说明道理,反映出事物的真象。例如在“二玉赔不是”过后她当着满屋子的人说的:“……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还有“……但见他三人形景,便知其意……”便说道——“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后来解释“既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分明是用比喻来针砭二玉和宝钗她们。可使读者看出熙凤的思维是何等的敏捷,语言是何等的泼辣。
在纠葛之中,从当事人的语言可看出谁的才能高低、心路的颖愚。
谢谢读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