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卿之死警天下
——读《红楼梦》第十六回有感之三
晨得柳
宝玉前来看望秦钟引发了一大串阴司中的说法,由此来说明事物的真谛,也警醒人们生存的道理,更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
首先让我们看秦钟死前所想的事:“……记挂着家中无人掌管家务,又记挂着父亲还留下的三四千两银子,又记挂着智能尚无下落……求告鬼判。”很自然的,大部分人在临死之前都得有些放不下,也就是怜生。但是曹公在此杜撰了阴司给予的答复:“亏你还是读过书的人,岂不知俗语说的:‘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我们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不比你们阳间瞻情顾意,有许多的关碍处。”很明显这是曹公讥讽当时社会,当官的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可是曹公笔锋一转,又是一个用意令人琢磨。当秦钟央求:“列位神差略发慈悲,让我回去和这个好友(宝玉)说一句话就来的。”“不满列位,就是荣国公孙子,小名宝玉的。”都判官听了,先就吓慌起来,忙喝骂鬼使道:‘我说你们放了他回去走走罢,你们断不依我的话。如今只等他请出个运旺时胜的人来才罢。’众鬼见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脚,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电雹,原来见不得‘宝玉’二字。依我们遇见,他是阳,我们是阴,怕他们也无益于我们。”“都判道:‘放屁。俗语说得好:“天下官管天下民。”自古人鬼之道却是一般,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也罢,阳也罢,敬着点没错了的。’”
这一段与上一段只从“阴阳”上讲,思想观念是不同的。上一段“阴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而这段却又有了私,可放他一码,并说别管他阴也罢……敬着点没错了的。”嘿,曹公明知这是矛盾,可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两处虽都是讲阴司中话,并且出现两种现象,可表达的意义却是相同。上一段是通过“我们阴司间上下都是铁面无私的……”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这段是通过“‘天下官管天下民’……别管他阴司也罢,阳也罢,敬着点没错了的”来反映现实社会的黑暗,理性相同,写作手法不同罢了。
最后秦钟遗言是以警教那些自持己高,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们为议题——人生要“立志功名,荣耀显达”。我想这话是正说的,今天看来也不过时,就是换了个时髦的话来说而已。
谢谢读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