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错充68万元话费,无理由不退款
(2012-07-04 10:03:47)
标签:
科技通讯公司小月移动通讯中国移动财经 |
小月在南宁市华强路某铺面工作。6月27日下午,她用经营部的账户欲充值100元话费到经营部手机上。不料,在操作POS机的过程中,误将“话费金额”按成了6位数的“账户密码”。凑巧的是,正好账户上的金额又满足密码所组成的金额值,于是,100元话费转眼成了68万多元。(7月4日《新京报》)
随着手机价格的不断下跌,手机已经在中国社会普及,别说是商人,即使是一些小学生都拥有手机。在以前,移动通讯领域是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后来联通成为了其竞争对手,到现在,移动通讯市场已经形成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足鼎立之势。
虽然移动通讯天下三分,但是,相对于一般行业而言,这个行业却依然是垄断行业,这个行业的霸王条款也是最多的。虽然现在用户的移动通讯费用相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要低得多,但跟港澳台以及国外相比,中国大陆的通讯费用实在是太高昂。
为了方便用户,三家通讯公司都提供有卡充或者空中充值服务,一些个体户因为代理了这项业务,所以,用户充值非常方便,即使是在深更半夜通讯公司员工下班的时候,只要代理商没有睡觉,就可以充值。
为手机充值,一般的用户都是充几十块,至多100块,除非在有充有送的情况下,一般人才会加大充值金额。能一次充值上千,甚至上万的用户,基本上都是业务比较繁忙,联系人比较多的。小月显然属于一般用户,她原本只是想充值100元,没想到一时糊涂,错将“话费金额”按成了“账户密码”,68万元转瞬之间落入通讯公司腰包。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偌大一个中国,可以说没有谁会甘心情愿地一次性为自己的手机充值68万元,因为完全没这个必要,对于一般人而言,可能一辈子都赚不到这么多钱,更惶论打掉68万元的电话费。小月一次性充值68万元,只能是错充,绝不是有意为之。
众所周知,民工许霆在几年前因为取款机出错,结果多取了20万元,后来为此付出了一审被判无期徒刑的沉重代价。山水城市网资深策划涂海波认为,小月错误输入充值金额的理由完全成立,值得理解,不仅是她,其他人也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银行职员错误转账几十万,银行肯定会无条件拿回去,而小月错误充值这么大的金额,同样也应该无条件退还。
小月在知道自己错充了68万元话费之后心急如焚,她找到了营业厅,但营业厅的工作人员称,若要取回这笔款项,需要注销手机号,之后通讯公司才会以余款的形式将钱返回。现在已过去四五天了,可钱还没到账。通讯公司要求小月注销手机号再退款,显然是不人性的处理方式,在笔者看来,完全没这个必要。从通讯公司的这种态度看,他们吃进去了就不想再吐出来。
7月2日,通讯运营商客服表示,目前正在加紧办理。但愿此事能尽快有一个令小月和公众满意的结果,不过,在商家唯利是图的今天,没有谁敢保证最终的结果让人满意。
2012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