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联一周年纪念】你所不知的学联故事
| 分类: 家乡情深 |
【注】恰值学生都昌联合会成立一周年之际,在此推出学联一周年纪念系列文章,诉说你与学联的故事或者对学联的期待、建议。来稿请发送文章至:sudc2012@163.com。届时我们不但通过学联平台发送,还选择部分优秀文章发表在相关正式刊物。
——《乡村图书倡议书》2012年1月17日
故事回到两年多前,也就是2012年年初,深感家乡教育文化落后和图书匮乏的我和姐姐写下《乡村图书倡议书》。倡议得到本科学校北师大老师的关心和支持,老师也给与了我们一些实际的指导,还给我们介绍了很多相关的公益机构。在与老师、公益机构负责人等接触后,我深深的感觉到只有倡议、只有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行动和方法都更重要。于是我在北师大自发开展了“爱心书屋”活动,具体过程见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616767684_7_1.html。图书最后是募集到了一千余本,分类整理后捐赠给蔡岭慈济中学和蔡岭希望小学。
我深刻的知道图书的利用是个未知数,更何况这些还远远不够。在通过这个事情以后,内心有一个很强烈的想法一直告诉自己:每个地区、每个家乡为什么总是要依靠政府的救济、公益机构基金会的救助等等,为什么从这个地区、家乡出来的年青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呢?中国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使得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我们这些所谓的从家乡走出的大学生被从小告诉好好在大城市发展,而这导致一方面我们的家乡越来越荒芜,另一方面我们自身在大城市也被房子、车子等压得喘不过气来,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亲人与亲人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疏远,城市甚至成为了我们逃离家庭的一个避难所。
【募集到的图书掠影】
在“爱心书屋”活动完后,那年暑假也筹划了回家乡进行实践活动,谓之“搭家行”,”搭家”谐音“大家”,寓意共同起来建设好、搭建好我们的家乡。同时,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我们青年发展和家乡发展的双赢。作为大学生,这不禁让我想到为什么不去号召周围的同学,尤其是既然作为都昌学子,为什么不让周边的同学加入进来。在有这些想法以后,考虑着北京各个高校都有一些老乡会,想着首先将大学老乡会的校级隔阂打破,搭建一个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之间同学的交流平台。
2012年9月,来到北大读研的我,发现在北大的都昌人相互之间并不熟悉,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聚会机会,而之前在北师我们来自都昌的每一学期都会聚1-2次,大家彼此关系非常融洽,有什么问题也相互帮助。是年9月底,我就组织了北大老乡聚会并建立了北大人在都昌的qq群(也就是现在学生都昌联合会qq总群的前身),这次聚会上到场的除都昌北大十一位同学外,还有来自清华的周雍杰和北京邮电的彭淑华。
【2012年9月底北大都昌人聚会】
聚会之后,跟雍杰谈到各个学校的老乡会事情,说到可以搞个各个学校之间的聚会来加强下不同学校之间都昌同学的交流。我们对此一拍即合,并开始想着成立一个组织的事情,当晚我们确定组织名字为“学生都昌联合会”,我并设计了学生都昌联合会的logo、创建了人人公共主页,同时将都昌人在北大群改成学生都昌联合会群。雍杰跟我就每个人想着先拉几位各自熟悉的同学进来先组成一个筹备团队,当时说每个人3个,我这边当时是叫了彭淑华、谢风华和江训龙等,后来我再叫了石星;雍杰那边是孙曦皇、高美玲等。于是几天以后我们就有了在清华的第一次以学生都昌联合名义召开的例会。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虽然大家学习科研等都很忙,但是每周的例会大家都积极参与,这是一股信念让我们无比的坚持。于是:
2012年10月周雍杰、我带领清华北大学子赴家乡开展相关讲座;
2012年11月学生都昌联合会在京组织第一次聚会活动;
2012年12月学生都昌联合会主要成员参加在京都昌商会活动;
2012年12月确定学生都昌联合会章程初稿,并完善学联理念;
2013年1月和共青团都昌县委共同举办首届都昌青年交流会活动。
……
2013年春季开学后,我们就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成立大会的事宜。终于,在2013年3月31日学生都昌联合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是日还举办“青年成长与都昌崛起论坛”,在京都昌政商学等前辈和都昌学子一道共叙乡亲、共谋发展。在学联成立前夕,我写下这样一段话:
学生都昌联合会是这样一个青年公益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我们相互交流、沟通,彼此分享,互帮互助,同时每位成员有着对家乡的那一份深深牵挂和情谊,有着为家乡、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和充满着对家乡、对社会的责任感。
始终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是去适应这个社会,而是想着如何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来引领社会发展。学生都昌联合会的目的固然通过一些活动、通过彼此的交流和沟通,我们能够收获成长,但它更关键的是一种责任、是一份爱心、是一份服务意识,责任、爱心、服务不仅体现在我们彼此之间中,更体现在我们对家乡、对社会中。参加过多次实践活动,也让我相信,只要我们具备了这种意识并有行动,我们自身也能够很好的在这个社会上站稳脚。青年发展和家乡发展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2013年3月
……
追忆缘起,事情放佛在昨日,写的有些零散,应该是脑海中情景、心中情感被填充满以致灵活不够的缘故吧,就此搁笔。
吴红斌
2014年4月2日
【注】:欢迎关注学生都昌联合会,新浪微博或微信公众平台、人人公共主页搜索学生都昌联合会即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