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梦想变成鸡肋时
(2012-03-07 00:15: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家乡情深 |
看了老弟的《等待》,刚刚又看了李老师的回信。忽然之间觉得爱心书屋就像一根弃之不舍,食之难咽的鸡肋。
是的,等待着我们的是一堆问题:如何发挥图书的作用;如何改变老师、家长们的阅读观念;如何保证爱心书屋的持续发展···我们没有时间,没有钱,没有人。我们除了那个美好的愿望,除了尽己所能,一无所有,而身处异乡,很多事情又鞭长莫及,想到这些不免有些沮丧。
老弟说立在自我。我知道,老弟是个做事很坚挺的孩子,所谓立在自我,也就是要自己先行动,并渴望自己的行动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与帮助。这些天老弟为爱心书屋的事真的已绞尽脑汁了。他联系所有能够联系的朋友、同学、老乡;组织活动;半夜起来绘图;天天更新博客···他所有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在爱心书屋的事上了。
李老师所说的问题都很现实,也确实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但是,在这些天的思考与行动中,我发现,问题真的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多。这些问题,让我们(至少我)不再士气勃发,不再信誓旦旦,曾经的那份热情在问题与现实面前一点点磨损,行动也没了最初时的那份魄力。问题需要面对,但是,若问题成为一种行动负担,那我宁愿不要这样的问题。
还是费老先生的那句话,“孩子吃不吃奶是一回事,有没有奶吃是一回事”。在没有奶的情况下讨论孩子会不会吃奶,怎么吃奶,是多余的。同样的道理,在书都没的情况下,就顾虑孩子们不会读书,老师们不会让孩子们读书,更多的时候只能徒增烦忧。诚然,很多老师、家长确实反对孩子们看课外书,但毕竟不是全部。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名牌高中一定要保证所有学生都上名牌大学一样,我们也不能期待我们的书能够让每个孩子都受益。我们只能乐观地认为,只要有书在,孩子们多多少少会有点影响,有些孩子受益多些,有些少些,有些或许没有;老师们的意识也会随着我们一步一步的行动而有所改变。
不管立人帮不帮我们,也不管我们到底能走多远、持续多久,我们只想做好现在自己能做的,一步一步来,一天一天坚持。或许,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来做公益很幼稚很不现实,但既然已经出发了,就坚挺地往前走吧!
小宇宙转起来,愿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