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特的教育(七)
(2010-04-11 16:46:47)
标签:
教育育儿善行自尊心卡尔 |
分类: 教育诉说 |
有的孩子天生很聪明,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聪明伶俐,灵气逼人,但由于没有得到父母良好的教导,他们容易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想学,聪明的孩子最容易如此。有求知欲多种兴趣肯定是一件好事,但这要看父母去怎样教导他们。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他们很可能什么都要学,但什么都学不好。
但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些孩子在学习上之所以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大多是由于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缘故。
在卡尔学习功课时,我绝不允许有任何干扰。严格地规定他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
培养孩子敏捷灵巧的习惯非常重要。我们周围有许多人,他们坐下来不磨蹭很久是不会开始工作的,这正是因为他们自幼形成了一种很坏的习惯所致。
要想做事专心、提高效率,必须从小养成敏捷灵巧的雷厉风行的习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十分有限,人的一生就只有几十年,还有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睡觉、休息上,如果不能够善于抓紧时间做一些事,那么宝贵的时间就像水一样悄悄流走,生命也就像天上的流星那样转眼即逝。
在学习语言和数学等知识上,我绝对严禁他在学习当中敷衍了事,这是为了培养他养成精益求精的习惯。
我认为教儿子学习知识就如同砌砖一样,如果不严格要求,就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做事力图精益求精是一种美德。我最讨厌那种大而化之的人,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不去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做的事往往只有大的效果,没有让人值得回味的东西,甚至在很多方面有不可饶恕的错误。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无论是在生活当中还在学习上都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我时常教育卡尔,认准一件事后就要尽全力去努力,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我教育儿子:知识能博得人们的崇敬,善行却能耐得到上帝的赞誉。世上没有学问的人是很多的,由于他们自己没有知识,所以一见到有知识的人就格外崇敬。然而,人们的赞赏是反复无常的,既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而上帝的赞赏是由于你积累了善行才得到的,来之不易,因而是永恒的。所以不要把人们的赞扬放在心上。
我告诉卡尔,喜欢听人表扬的人必然得忍受别人的中伤。仅仅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或喜或忧的人是最蠢的。被人中伤而悲观的人固然愚蠢,稍受表扬就忘乎所以的人更是愚蠢的。
对于儿子的善行,我会加以表扬。尽管如此,我仍然提醒那些善良的父母们:不要对孩子过于表扬。因为随便表扬,表扬也就失去了作用。
我认为,没有经过早期教育而靠天赋产生的神童,只不过是一种病态的暂时现象。这样的神童,往往容易夭折。这就是“十岁神童,十五岁才子,过了二十岁是凡人”这一谚语所表达的现象。一些潜质很好的孩子之所以没能如愿地成为栋梁,正是源于孩子的骄傲自满,狂妄自大。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骄傲自大更可怕的人。骄傲自大会毁英才和天才。
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不仅自己不过多地表扬他,同时也决不让别人表扬他。我曾经无数次地告诫卡尔:无论怎样聪明,怎样通晓事理,怎样有知识的人,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之一毛,沧海之一粟。只有粟粒大的一点知识就骄傲的人,实际上是很可怜的。奉承话大抵是假的。说来可笑,正是这八成是假话的奉承话竟是世之常习。因此,谁要不折不扣地相信这种奉承话,那他就是糊涂虫。
除了儿子之外我也接触过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我发现几乎任何一种不良行为,孩子都会凭着自己的理解去获得某种自认为的“奖励”。我认为,父母的责任就是要去发现和取消这种“奖励”。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有不良习惯又怎么办?面对这一大堆问题确实令父母们担心,但我认为只要父母能够地注意观察孩子,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那么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当孩子情绪不好时,不要过多地招惹他,在他遇到困难时不要用过激的话刺激他,要等他平静下来再去慢慢开导。
如果孩子在大庭广众下发脾气,父母一定不能顺从他。很多父母由于害怕孩子当众发脾气而常常顺着孩子,这种做法是极为有害的。
有的孩子很任性,动不动就又哭又闹,使性子,把父母搞得一筹莫展。很多时候,父母只好迁就,我认为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因为这样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越来越任性。
只有在大庭广众下教训孩子才会树立父母的权威,令孩子口服心服。我认为这种做法极端错误。因为
这种做法直接的危害就是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自尊心受到伤害所造成的身心危害是难以估量的,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尽管他不完全懂事,但自尊心多次受到伤害,会对他的性格乃至整个心理的健康成长造成深远的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就像一朵娇嫩的花朵,只要稍不留意就可能受到伤害,进而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所以,我无论在对卡尔的教育上,或与其他父母谈论教育孩子时,都一再强调要尽力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在卡尔犯错误时,我总以最简单的方式让他明白道理,而不是长篇大论和喋喋不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我发现长话短说、要求明确、大度和气往往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贪吃的习惯并非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于父母的无知和纵容所造成的。在大多数父母的头脑中,只想到为了加速孩子的成长。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很强壮,就拼命对他们加强营养,只要听说有什么食品能强身健体,就不惜一切地为孩子买,毫无节制地灌进孩子的胃里。胃过于疲劳会使大脑功能减弱,所以贪吃会使人蠢笨。我时常将这一观点讲给儿子和周围的人们听。其实,不仅是我,历史上的很多伟大的人物都非常注意这一点,特别是那些积极用脑的大思想家、哲人,更是这样。
为了培养好自己的儿子,我也经常询问一下别人是怎样培育孩子的,这样或许还会改进一下我的教育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