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诱惑性
(2009-12-14 22:38:00)
标签:
诱惑性学科知识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杂谈 |
分类: 文化感悟 |
知识的本身对每个人来说对是具有诱惑性的,这种诱惑性它是深深的植根于我们人性的。人性是一般是对任何新事物产生好奇的,更何况知识的本身又比其他的某些事物具有某种感染力与号召力。这种诱惑是好的,它促进着我们的学习,不断的去深思,不断的去获取知识。在人之初,人们由于对自然的好奇,产生着种种的探索。在现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的时代,我们的认知也也由以前什么事都要自己去探索才能弄明白变成了我们可以直接去享受前人知识,当然这种知识对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身是有很大帮助的,它毕竟可以解释很多现象、提高生产力、丰富我们的头脑甚至最实际的就是增加我们的谈资。当然有些哲学思想类的东西我们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很好的去转变成自己的。其实对于知识的共享有时候仅仅限于自然科学,对于社会科学的则更多的是启迪我们的思考。不管知识是哪一种,反正它对于人本省是具有诱惑性的,因为它有它的价值同时又应和着人的本性。但是,我已经说了,在这个知识体系已经比较完整的时代,知识在无形之中或者是这种诱惑给了我们很多的负担,我们想要去了解很多,但是有限的生命却阻碍着一切再加上如今各种生活的压力,有时候这样会使得我们很茫然,很彷徨。
茫然与彷徨的背后我们应该思考应该怎么去解决。其实像杜威所说我们对于兴趣既不能压抑又不能放纵。这或许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你的取舍了,但是选择是困难的,因为人们总是这样认为没得到的价值更大,以至于在选择之后总产生后悔。这种得不到的价值不想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是可以测量的可以去验证的,至少这种验证的成本没有那个大。因此随着人类的历程,人们已经可以说认识到这个问题了,这样使得那个选择变的很困难了。于是我们看到一些人就简单的从学科知识本身的难度(当然这种难度是相当于他自身的)来选择自己的学科了,或许是真的向人们所说他在这个学科没有兴趣或是兴趣不大在那个学科有兴趣兴趣很大。但是我得在这里重申一点,学科知识本身是平等的,人们对它们的兴趣也是平等的,之所以会产生人们的那种说什么自己更擅长什么更喜欢什么,其实都是在后天的环境之中形成的。现在给予我们的,就大学生专业选择问题来说,就是“你是逃避还是乐观的应对对于你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