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临床多年总结的摸穴诊病法
2015-07-02
摸穴诊病是从事手法医学工作者很常用的一种方法,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摸穴诊断出来,现在主要介绍背部摸穴诊病,背部摸穴主要以摸腧穴为主。
1.肺俞
1)
2)
3)
4)
5)
2.厥阴俞.
1)
2)
3.心俞
1)
2)
4.肝俞
1)
2)
3)
5.胆俞
1)
2)
6.脾俞
1)
2)
3)
7.胃俞
1)
2)
8.三焦俞
1)
2)
9.肾俞
1)
2)
3)
10.大肠俞
1)
2)
11.小肠俞
1)
2)
12.膀胱俞
1)
2)
3)
附加:
百会诊法
百会为督脉上的要穴,为诸阳之会,用手探摸此穴软硬程度可判断风、气、痰,等痰饮症。
1.
2.
3.
4.
5.
天突诊法
在天突穴触诊,可判断妊娠与否,准确率90%。未妊娠妇女天突穴处摸不到脉搏跳动,而妊娠后用食指触摸就可摸到明显的搏动。
按揉阳维脉可以治疗全身疲乏没精神。
人有五脏六腑,对应十二经络,经络气血不调就会表现出疾病症状。反之,如果按揉对应的经络,也能缓解不适。
全身无力,疲乏没精神,这在一般人看来不是啥大病,多休息一下就好了。但实际上,如果上述表现还伴随有身上怕冷的情况,就可能是阴阳不能自相维,气血不能灌注周身所致了。
这种情况,应通过按揉阳维脉予以自我调节。维,原意指系物的大绳,有维系、连接的意思。阳维脉大致是从脚外侧起,经过足外踝,沿小腿外侧正中向上,途径膝关节外侧及髋关节外侧,到达腹部外侧,接着向上过肩,继续向上至耳后,在头的侧面与足少阳的多个穴位相交,到达前发际处,而后入督脉。
点揉位于前臂背侧,桡骨与尺骨之间,腕背横纹上2寸处的外关穴,至有酸胀感觉为止,同时还需以两手掌擦胸胁部(前胸和两腋下肋骨部位)
,擦时以手掌跟做着力点,从腋下开始,每次由前向后搓擦,逐渐向腹部移动,至脐水平再重复上述操作,至腹部有肠鸣音为止,有宽胸理气、舒畅情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