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
横沥汤粉,享誉整个惠州。那粉条清香劲道,汤汁醇厚鲜美,盖面用料丰盛,卤香扑鼻,分量也如客家人一样实在。俺们专程到横沥,吃上一碗粉条儿,嘿嘿,也算是诠释了一回舌尖上的中国梦……
从惠州市中心出发向东,行走大约30里路程,在美丽的东江河畔,有一个和“经济繁华”不甚搭调的小镇——横沥镇。印象中,惠州的各大媒体,似乎从没因为经济文化的大事而刊载过横沥的什么事情,它默默地呆在一个貌似繁华的城市旁边,多少年不变地,依旧传统和古朴着。尤其是横沥的汤粉,颇有点“一招鲜吃遍天”的味道。当然,这里的“天”也就是惠州地区而已。俺们一行几个吃货,就冲着这名头响当当的横沥汤粉,踏进了这方尚未喧嚣起来的土地。进得“金华横沥汤粉”店,每个人都干掉一大碗,连汤带水,更别说那鲜香味美的盖面,一扫而光。和那些进进出出的食客一样,满怀期待而来,满足食欲而归。
吃饱喝足,凭着听来的一点描述,俺们去寻找古村落——墨园村。
和想象一样,老房子大古树。墨园村虽说号称古村落,但没什么人来参观,很是安静。于是俺们一行慢慢地寻访着,得以了解,原来这儿就是名满广东的“厨师村”。说的是,从清代开始,墨园村的男人就走出家门去学厨师“搵食”,主打客家菜和粤菜,一代一代的传承,直至今天,“厨师村”的美名就这样传了下来。厨师们从村子走向了广州、深圳,走向了北京,甚至美国加拿大,差不多遍布了全球的粤菜馆。很多人炒菜炒出了丰厚的财富,先是回家盖大屋,然后在大城市买房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了。财富积累慢一点的,就在惠州深圳附近呆着,老人和家小继续留在墨园村。怪不得,俺们在村子里溜达了半天,看不到什么壮年男子,人家都到饭店干活去了。看看村子里最显眼的标语“墨园村的中国梦”,心里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活着,生活,中国梦,原来是如此的有关联。
呵呵,吃了一碗米粉,看了一个村子,悟出一点道理。
P.2
墨园村,这个很雅气的名字,一下就吊起了俺们的“胃口”。进得村子,见到村里最有气派的宗祠,墙面上一幅关于“梦”的红色标语,巨大而醒目,还真是不同凡响。如今,祠堂成了村子里大型活动的聚会场所
P.3
村子里没见到几个青壮年人,清静安适得很,正好,几个美女大拍其照……
P.4
村子里来了美女,平日里寂寞惯了的狗狗兴奋不已
P.5
喜欢这种古旧而清爽的夹弄,当然,最好要配上一抹时尚而优雅的背影……
P.6
趴在浸满历史韵味的古墙上,听听古人的声音……
P.7
断壁颓垣和美女的对话,叙说墨园村的昨天和今天……
P.8
最普通的花草,在有故事的村子里到处盛开
P.9
终于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放牧晚归的老伯,好“威水”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