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官古窑址的瓷板画,再现了当年烧窑的情景
在寒冷中游历长沙古窑址——铜官,是今春应同窗好友颜妹妹之邀而成行。原本不是很冷的那些天,独独这一天很冷,俺笑着说,老天爷考验咱们访古的诚心呢。大约是人们都准备过年去了,从长沙城出发经过望城县,一路上车辆稀少,行人也不多,俺们觉得出行旅游真的挑对了日子。果不其然,走进铜官古镇所在村落,干净整洁的小道上,就回响着俺们几个人的声音。偶尔,有几个村民从屋子里出来看一看,来者何人。
据资料介绍,这个古窑址在铜官镇至书堂、湘江港湾和石渚湖的两岸,为唐至五代时期的有名古窑之一。也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历史如此的悠久,名副其实的古老、古旧、古韵长存呀。这等古窑址被发掘出来,实属不易。又据说,被号称“长沙窑”的时代大致可上溯到初唐,中唐后渐盛行,晚唐鼎盛,衰落于五代末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掘取得唐元和三年(公元808年)纪年铭文和不少釉下彩绘画、题字诗文的瓷器。1978年50多天的调查发掘中,获得遗物2223件,按器形分44类,款式规格在百种以上。釉下彩绘和釉下彩饰占很大比例,有413件。实用器物、窑具、工具以轮制为主。瓷器胎多灰白,胎表大多涂有白色衬釉,瓷化程度高.纹饰有人物、山水、云气、花草、鸟兽等,美观大方。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产品,在唐代商业都会扬州和对外贸易港口明州(今浙江宁波),以及江淮流域的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已有不少出土,在朝鲜、日本、印尼、伊朗、埃及也都有发现。(应该特别声明,这些数据不是俺乱写的,是网上查到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俺虽然还不太老,但也看过不少古遗址了,但铜官古窑址被开发出来,并成其为旅游景点,却久闻大名未见其形,俺一直记挂着要来看看的,此次多亏了颜妹妹(人家已经是大学教授了,但不习惯喊她教授)的操心,方促成了家乡访古之行。俺身为湖南人,特别为长沙古窑址而骄傲。俺认为,古老的长沙早在唐代,就具有深厚的工业文化,这当然是后人应该引以为豪的事情。
再说说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的这个古窑址所在的村落,那叫一个清爽,没有那些遍地“开花”的小商小贩,更没有塑料垃圾漫天飘飞,这在咱们国家的很多著名风景区真的是少见。而用来介绍古窑址史料的,是连成一片的一个个精致的小亭,每个亭子有一幅或若干幅瓷板画,既古朴又风雅,真真的令人叫绝。
这篇博文早就要写的,一直没有动手,是因为俺对家乡的古遗址心存无限敬意,总想在记忆里慢慢品味然后再慢慢打开思路,由是写作此文。


古韵十足的瓷板画表现了唐代水路运输瓷器的场景
颜教授是也,俺们访古铜官古镇的领路人

现代建筑保护之下是被挖掘的古窑址。那天的参观者就是俺们几人而已,挺爽的!

古窑址用现代电子技术表现的当年烧窑的情景
这是古窑火膛的遗迹

保护得很有韵味的铜官古街

这个标志有点古香古色的味道吧

灰霾下,又见当年的水运码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