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支付账务系统所需掌握的会计知识
(2016-07-30 18:37:17)分类: 01事业-产品管理 |
一、前言:
前段日子听账务清算平台的讲座,很多会计概念不甚理解。为了补课,买了本《会计基础》自学,同时也从网上查询了一些资料。大概一个礼拜,基本搞清楚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及与第三方支付机构账务清算系统的对照关系。在这里把书中及网上学到的知识点梳理下,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些参考资料。
二、会计基础:
1、会计的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我国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3、会计核算方法包括:
-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 复式记账;
- 填制和审核凭证;
- 登记账簿;
- 成本计算;
- 财产清查;
- 编制会计报表等。
4、会计主体:
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5、会计分期:
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6、货币计量:
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7、六大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我国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即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变动状态,即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 资产:企业由于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
- 负债: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我国负债按偿还期限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 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股份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 收入: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取得收入意味着或者增加了资产、或者减少了负债、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我国现行制度中定义的收入概念为狭义收入概念,即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附营业务收入。
- 费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利润: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是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比如前面讲到的狭义收入(营业收入)与狭义费用(营业费用)相配比就是营业利润。
8、会计科目: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还是会计系统提供信息的基本工具。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难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为此,必须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也是经济业务按管理要求归类后的名称。每一会计科目都有它的经济意义和经济内容。
(2)、设置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设置账户、编制记账凭证及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的基础。
(3)、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4)、会计科目编号:会计科目编号就是确定会计科目的号码。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对会计科目实行的是四位数字编码法。其中,“1”是资产类,“2”是负债类,“3”是共同类,“4”是所有者权益类,“5”是成本类,“6”是损益类。
(5)、开立账户:为了完整、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还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个基本部分,一方账户基本结构也分为左右两个基本部分,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
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9、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1)、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导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数量的变化,也可能改变会计恒等式两边的数量关系,但不会破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种平衡关系。会计恒等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
一般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会计要素称为动态要素,因为它们三者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的经营成果。
(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全面、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目前,我国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复式记账法,主要是借贷记账法。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
(3)、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信息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用“借”表示资产的增加和权益的减少;用“贷”表示权益的增加和资产的减少。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0、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对任何单位所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必须由经办业务的有关人员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明确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时间,并作为记账的依据。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1、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账簿。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
(2)、所谓对账,是指对账簿记录进行核对的工作。各单位应当定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会计账簿记录的有关数字与库存实物、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往来单位或者个人等进行相互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账证核对是指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
账账核对是指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
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
12、财务会计报告
(1)、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单位或组织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是由单位或组织根据其日常的会计核算资料归集、加工和汇总后形成的。
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资产负债表反映单位或组织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的资产、须偿还的债务以及股东拥有的净资产情况;
- 利润表反映单位或组织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盈利或亏损的情况,表明该单位或组织运用所拥有的资产的获利能力;
- 现金流量表反映单位或组织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
三、会计知识在第三方支付的具体应用:
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记账的基础,所有的“账户”其实都是会计科目余额的一种展现。
会计科目通常会分为很多类,假设我们现在只建设最简单的支付系统,那么至少我们需要熟知以下三个科目大类:
(1)、资产类科目:通常余额反映在借方,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通常记录在资产类科目下。
(2)、负债类科目:通常余额反映在贷方,客户负债,应付款等通常记录在负债类科目下。
(3)、共同类科目:根据实际业务不同,具体的科目余额既可以反映在借方也可以在贷方,通常来说待清算款项会记录在共同类科目中。
即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待清算)
为了让会计科目既反映总体核算数据,又体现细节核算数据,所以一般会分层次设置。例如在资产类科目下,我们设立一个一级科目叫做银行存款(科目号110),在银行存款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叫做工商银行存款(科目号110
01),在工商银行存款科目下设置三级科目叫做工商银行XX支行银行账户(科目号为11001
01)。下级科目号=上级科目号+自己本身独立分配的科目号,这样就能很轻松地通过一个下级科目号推断出其上级科目。
2、记账规则:
例如:
有个用户通过招行网银向自己的第三方支付账户充值100元,交易完成后第三方支付公司内部账务可能会这样记录(以一级科目为例):
首先,从会计学的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招商银行设置的账户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个会计主体来说,是一笔资产(或者说是银行欠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钱),该银行账户是资产类账户,而另外一个方面,用户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设置的账户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是一个负债类账户(因为这是欠用户的钱,后续需要结算给到用户银行账户)
借:401 待清算充值款 100元
贷:201 客户负债账户 100元
tips:由于网银收单获取的资金,银行通常是T+1日结算给第三方支付公司,所以这笔钱还没落地到第三方支付的银行账户,故记录在待清算充值科目中。
日终时,银行发来对账文件,确认该笔交易,对账成功,第三方支付系统会进行以下记账:
借:110 银行存款 100元
贷:401 待清算充值款 100元
可以看到,第三方支付系统在确认对账成功,银行资金入账后,将原本的待清算账户中借方的100元挪动到了银行存款中。
四、参考资料:
第三方支付账务体系三个阶段
第三方支付架构设计之—帐户体系
(文:酷拉皮卡,更多文章详见“产品经理酷拉皮卡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kulapika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