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是中国“情人节”纯属扯淡

(2009-08-26 15:01: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化杂谈

七夕是中国“情人节”纯属扯淡

 

久泰平

 

 

  据《重庆晚报》报道,今天是中国“情人节”——七夕,但是记者在重庆走访发现,七夕节日气氛并不浓。影院没有任何促销活动,有的商场甚至有近半商家未参加商场促销活动。鲜花市场很冷清,花店老板担心囤货。个别酒吧订座率不到20%,远低于西方情人节时的订座率。

  在我看来,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人节,在中国过去没有过,中国人过情人节也不过是几年的事,而且还是把西方的情人节搬过来的。在这“搬”的过程中,网络等媒体与商家穿一条裤子,加紧忽悠起了重要作用。这样说,倒不是反对媒体和商家鼓动这事,媒体也离不开商业运作,和其他商家一样,为了营造商机打打情人节这个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现在,之所以出现七夕这个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商业促销不火现象,说到底还是与中国老百姓不认可这个“情人节”有直接关系。每年的情人节,要不是有西方众多国家一起鼓捣,单单中国人过节,恐怕也不会火,毕竟顺应潮流的随众心理在其中起作用。而七夕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内涵与情人节不是一回事。

  如果把中国“七夕节”等同于西方“情人节”,我说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知!据史学介绍,“情人节”是经过教皇在公元498年亲定的,是青年人欢乐和选择爱人的节日!而七夕,是一个凄美的传说——牛郎织女妻离子散,夫妻两地分居,且有一双儿女,一年才有这么一次机会见面,这情景让人感叹,令人心碎。七夕让人想起神权、父权等对自有婚姻的摧残!这样的日子怎么能算作情人节呢?

  此外,究竟什么是“情人”,恐怕概念上也没搞清。是夫妻相互叫情人,还是夫妻之外的“知音”是情人?过情人节是增加亲情爱情氛围,还是夫妻之外感情幽会加重夫妻关系对立?在没有搞清内涵的情况下,一切鼓捣情人节的行为都是一个目的:稀里糊涂掏人们兜里的银子。

  如果说,情人节定位在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上,中国要确立个情人节,一定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或是三月三的“上巳节”。因为,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而不是有人肤浅臆想的七夕。上巳是古时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三月三,河冰解冻,花草复苏,古人纷纷来到水边踏青、采兰,以驱不祥,也称“修禊”。此外,曲水流觞也是“三月三”的重头戏。文人骚客对坐两岸,把酒言诗,杯盏顺溪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饮尽杯中酒并赋诗。

  情人节,总要有点文化内涵,可别完全被商业利益给取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