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每年安排100场学生报告,为什么?
(2022-06-16 09:55:08)| 分类: 学校管理 |
我曾经设想,我们的学校每学年要安排100场学术报告,邀请各行业的大师、高人、专家到学校讲学。我坚信,学校全方位的开放一定会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智慧发展。
企业家、科学家等到学校讲学,做报告,他们讲的内容都是他们最擅长的那一点。对于他们的报告,我们的很多师生是听不懂的,但是,这些内容会留在师生的心中,在师生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说不定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就会和今天的报告的内容“连接”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报告敲开了我们师生的脑瓜,让我们明白我们还有很多很多不知道的东西,于是,我们就不封闭了,就变得开放了。
听学术报告,是需要做出选择的:报告内容你不懂,你不会,才需要听;如果你听了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报告,都是你能懂得,会的,那纯粹是浪费时间!听学术报告,高层次的师生愿意听理论,甚至是前沿的一些探索;而绝大多数师生愿意听“干货”,多年后,你会发现,前者成了专家、高人,他们构建的几条原理、法则就可以迁移运用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而后者还在学习那永远也学不完的“干货=术”(因为一个理论可以推出成千上万条“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大脑中堆积的乱七八糟的“术”逐渐的成为了“垃圾”,教学业绩也越来越被更多的年轻人所超越……
我们的教师是干具体活的,学生是学习具体内容的,目光比较短,最需要的是我们看不见的那一小部分,我们要看“山外的青山,楼外的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