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不舍糟槺妻

(2013-07-06 13:28:46)
标签:

史话

杂谈

婚姻

文化

分类: 非常识历史

古人不舍糟槺妻

文/赵炎

载《读友报》7月9日15版,责编:白雪梅

百家讲坛(红版)》13年9期,责编:葡萄

题为《当高富帅家中还有糟糠妻》

古人不舍糟槺妻

    导语:古人有三喜:洞房花烛、金榜题名、老来得子。可时下流行的“新三喜”却是:升官、发财、死老婆。在现代许多成功男士看来,富贵之后就该换老婆了,干脆死了算了。传统意义上的夫妻关系到了今天,一旦与利益挂钩,顿时失去了温情,变得冰冷,令人心寒。可是在古代,男人可以妻妾成群,却不能不对妻子负责任,喜新厌旧是要受到谴责与处罚的。

 

    浏览网页,读到一个段子挺感人的。

    妻子临睡前问老公:“如果我得了绝症,你会给我治吗?”老公都快睡着了,迷迷糊糊说:“别瞎说,倾家荡产也得治!”妻子又问:“如果你得了呢?”老公说:“那就不治了。”妻子问:“为什么?”老公说:“剩下你一个人,挣钱不容易。”妻子顿时眼泪哗哗的。

    且不说这个丈夫宁愿放弃生命的做法对不对,单说这份爱妻之情,就直抵人心最柔软处,颇有古风。

    古人讲究的“糟糠之妻不下堂”。

    大概也属于此类,不论出了什么事儿,绝不能委屈了妻子。夫妻结发之情,原本就是天经地义的彼此付出,也是人伦道德规范之不二正统。有个古训叫“富(贵)不易妻”,就是说,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显达,你可以娶很多的小妾,在正妻地位不可撼动这个原则面前却没得商量。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大唐的开国功臣。

    在《隋唐佳话》里有这样的记载,说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做老婆,按说是个好事,尉迟敬德四十开外了,而李小姐正青春年少,既娶了小娇妻,又做了皇帝的女婿,这等美事,许多人做梦都想的。

    然而,尉迟敬德不干。他说,古人有“富不易妻,仁也”的老话,既然自己已经娶老婆了,就不能离弃。这理由非常得体,李世民不仅没有生气,还当场予以表扬,是为“帝嘉之而止”。看来尉迟敬德人如其名,确实“敬德”。

    君子百行,以德为先。古人对于道德层面的认同,有过于生命。

    所谓“朝闻道,暮死可也”,就是这个意思。在道德面前,生命、财产都成了小菜一碟,无足轻重了。而婚姻道德准则呢,又是整个道德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负心、背叛等等,确乎不可为,亦不能为。

    在刘仁轨写的《河洛传》里,有一个唐朝的官吏叫王志胜,被当时的顶头上司家的小姐看中,欲招为婿。这个王志胜虽不是科举出身,却熟读经史,笃信仁义,且与妻子感情非常好,又不愿意得罪上司,怎么办呢?

    他就找说媒者分说理由:一是自己老了(实际只有四十岁),与小姐不般配;二是自己有病,且很重,怕小姐嫁过来会守寡;三是自己家里穷,担心小姐将来受苦。道理说了一大筐,媒人就是不信。王志胜忧心如焚,焦虑成疾,真的生病了,只好请假回家,才躲过了这门亲事。

    宋仁宗时期,还发生过一起拉郎配的有趣故事。

    嘉祐四年(1059年),泉州郡城人蔡确考中进士,参知政事富弼想招蔡确做女婿,因有人写文章讥讽朝廷重臣近水楼台抢女婿的事情,所以,富弼有所顾忌,不敢明着来,遂请范仲淹从中说和。

    蔡确虽年轻,只有二十二岁,却是个明白人,自己已经娶老婆了,如果再娶富弼之女,那么,谁大谁小?真是个难题。况且,富弼和范仲淹都是当时名臣,大权在握,得罪不起,稍微处理不慎,自己的前途就走到头了。

    于是,蔡确想了一招,把自己的难处当面直接告诉了范仲淹,并说:“若是相公您,该如何定夺呢?”看着眼前这位聪明的年轻人,范仲淹哈哈一笑,拍屁股走人。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能反映出古人普遍的婚姻道德准则。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人生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变故,夫妻之间都应该多为对方想一想,真情连理,共同面对,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古人“富(贵)不易妻”,有利于维护婚姻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今人是不是也应该学学呢?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些美好的品质,恐怕一万年之后也还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精华。

    高富帅遇到白富美,自然是美事,但是,如果你家里还有糟糠之妻,请记住,别舍弃糟槺妻,在“只见新人笑”时,别让“旧人哭”才好。(赵炎)

 

    小护士宿舍如此淫乱不堪

    用生命记录下的内涵图

 

古人不舍糟槺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