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和水的难解之缘
文/赵炎

我们平时在形容一个女子的美貌,喜欢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词汇,其实,这是有失偏颇的.古代四大美女各有自己的美,"落雁"属于王昭君,"闭月"属于貂禅,"羞花"属于杨贵妃,而西施就属于"沉鱼"之美.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浣纱溪边浣纱,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惊艳容貌,都感到自愧不如沉入江底。我们不知道西施到底有多美,但是,西施与水是有不解之缘的.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生于水乡长于水乡的西施,体态柔美,浑若无骨,婀娜迷人,是水成就了西施的美.
西施是喜欢水的,她的青春岁月几乎都是在水边度过的.浙江诸暨市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浣江水如梦似镜,一如西施的少女情怀;西施滩春风依旧,依稀可见一代佳人的芳踪.
水,让西施尽享荣华.夫差为她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馆娃阁里乐曲悠扬,翩跹起舞;响屐廊上,小裙铃动,木屐声声.至今想来,仍然让人如醉如痴.
水,让西施背负黑锅.“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如果西施是亡吴的"祸水",那么,谁又是最后亡越的祸水呢?
水,让西施香消玉陨.传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此说不一定可靠,但初唐诗人宋之问《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是可以进一步说明西施的死是与水有直接的关系的.佳人随水,从此吴泽飘香.
水,让西施美载史册.《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这里的"美"字既有"没"的意思,也有后人难忘其美的感叹呀.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在这里,"浊泥"是幸运的,而水则在断肠.
"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我们在吴越山水边追念美人,浣纱清溪,柔指纤细,有了西施,历史就有了传奇;有了西施,山水会更美丽。(赵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