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达人护肤 |
应部分网友的要求,对黄褐斑这一色素病变问题阐述一下个人的一些见解,而且这篇文部分观点可能颠覆了传统黄褐斑成因及相关改善方法,所以不妨专家们一起来讨论。
说到黄褐斑的成因,大家都会想到跟内分泌相关,因为这种色素病变常见于到了生育年龄的妇女,而且在女性生理周期、妊娠期、更年期、口服避孕药等时期都会引起病变的加重。但是根据一些临床的观察,一些摘除了子宫等患者也有黄褐斑,甚至男性也会有。所以,黄褐斑的成因一直跟很多疾病一样尚未有定论,只是说可能是与激素水平有关系。
不过近年有另一个理论引起了黄褐斑成因探讨和治疗的截然不同方向,就是——过度的慢性刺激造成的皮肤屏障的破坏。因为在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疗从业者发现黄褐斑患者的病变部位都存在着“屏障的破坏”,而其他正常部位是没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在持续的跟踪观察中,当患者的皮肤屏障逐渐恢复的时候,黄褐斑的病征也会随之好转,相反就会加重。
看到这里,好学的网友就会发现跟我经常提在嘴边的PIH(炎症色素沉着)是非常相似的,成因都是来源于皮肤屏障的受损及刺激。但是稍微有不同的是,黄褐斑定位是慢性过度刺激性炎症性色素沉着,而PIH则是慢性化学性物质炎症性色素沉着。有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黄褐斑普遍发生在有使用化妆品习惯的人身上较多,而没有使用的儿童或者老年人并没有黄褐斑的发生。特别是有日常化妆需要每天卸妆的人,这群人特别容易有黄褐斑的发生,这就让这个“屏障受损”理论有了更多的现实支撑。
对于影响黄褐斑的因素非常多,日照、精神因素等都考虑在内,不过所有成因如上面所说,都有很多存疑在里面,所以无法确认。但是有一点我发生值得一提的,就是部分患有眼周黄褐斑的患者通常以为是黑眼圈,而且一般人的确挺难分辨,所以还是要到皮肤科诊断。
说了那么多成因的论点,所以黄褐斑现在的一个主流治疗改善方法是口服氨甲环酸(传明酸)。在化妆品的应用中,传明酸我一直认为是很好预防PIH的成分,对于很多敏感皮肤来说是一个预防变黑的好选择。在治疗黄褐斑中,从皮肤屏障受损理论出发,传明酸应该也有很好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才对,事实也证实如此,在临床中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效果非常好。虽然看了很多文献和报告,目前氨甲环酸是怎样的一个作用机制还没确定,但是这无碍于它的确是治疗黄褐斑方面很有效。
目前国内对于口服氨甲环酸的规定是怎样的我不清楚,在国外目前治疗医嘱是一般一天1500mg的服用量,一般的药剂胶囊为250mg每颗,也就是6颗胶囊分三次服用。也有部分医生选择每颗500mg的剂量,一天两粒分两次服用也有很好的效果,一般会在30D~60D看到效果。但是在临床中,传明酸并没有让黄褐斑意外的身体皮肤部分变白,口服氨甲环酸也对PIH也无明显作用,所以这个黄褐斑与氨甲环酸之间的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发现及验证。
对于激光的治疗改善,我首先要说先在医生的判断及组织辨别后,清楚自己的黄褐斑层面类型来选择会更好,因为根据黄褐斑病变程度会在皮肤各层有不同程度的波及,一般会分为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三种。对于表皮型来说,我觉得IPL(光子治疗)已经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想效果更好一点可以选择OPT或者Q开关Nd:YAG532nm,对于表皮性的色素增生问题都有很不错的效果。但是如果是真皮性或者混合型,那治疗层面的难度就会加大,往往深层面的患者经过IPL等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所以一般来说会建议作用层面更深的Q开关红宝石,或者穿透度更好的Q开关翠绿宝石755nm。
从化妆品涂抹方面,黄褐斑的患者可以选择配方温和,但是作用层面必须要多的美白产品,要从抑制、还原、抑制推移等方面都要考虑到,对于真皮性或者混合型的黄褐斑患者来说有其需要。
当然,从具有话题性的“皮肤屏障受损”理论出发,黄褐斑患者在做美白护理的同时,使用一些具有修护皮肤屏障的保湿产品,像含有植物甾醇、EGF、神经酰胺、多糖类等产品都是有帮助的,具体在这里不详细说,以前说得够多了。
另外,有卸妆习惯的人士也要正视起来,就算不为了黄褐斑,也要考虑到皮肤屏障所间接带来的诸多皮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