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气美容编辑回忆录

(2012-10-30 20:04:31)
标签:

杂谈

      
过气美容编辑回忆录


      不知是不是年纪越来越大的关系,人总会喜欢偶尔回忆一下自己的威水史、辛酸史。。。

      前几天我跟我妈说,你有没觉得我比当初当美容编辑的时候美多了?她举双手双脚赞成。

      快毕业的时候我如愿以偿地到了一家当地的小杂志社当起了助理美容编辑,想必那时的心情比第一次买得起la mer霜还兴奋。

      我来回忆那时候的一些工作的点滴。

 

      场景一:小公司小底气

      虽说那家杂志社也办了十几年历史了,一直在少女系和文艺系之间徘徊,用今天广告人的语言说就是定位不清晰,很多品牌也不知道你是搞时尚路线还是《读者》路线。由于公司的底气不足,很多时候都要卑躬屈膝地讨好客户,更甚者你们不会想到我们还要对主动来投放广告的品牌小公关百般献媚。换作今天,除非你是Dior或者雅诗兰黛,不然你们这些小公关给我提前半年排期吧(不过大品牌一早就把有意投放的媒体锁定并制定排期策略)。

      若是你想去参加品牌活动(新闻发布会、新品首发会等等),连那些开架品牌也根本不会请你。好吧,你主动求人家博得一席位,小公关就会随便一份新闻稿打发你。

 

      场景二:胡编乱造新时尚

      大家到这里会问,这么弱势的公司,那美容编辑怎么收集材料?这些事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是不可能去参加什么国外时装发布会观摩;又不可能在美国、米兰什么的有个总部给你寄来第一手消息。

      但是,我们是有智慧的蚂蚁。

     (1)当月有预算的去约稿,不过通常预算不够自己上场;

     (2)周末跑去香港,收罗一大堆欧美杂志、日系杂志、台湾杂志,将人家过气资讯变成自家新潮资讯。因为时间差短,赶稿赶死你。

     (3)胡编乱造一堆新潮妆容,不是撞色就是烟熏,编辑手忙脚乱中约模特、约摄影师、约棚、约化妆师等,我都没算借道具和服装那些了。然后出版后你就会看到每年春夏的、秋冬的离不开那些元素。

    

      场景三:品牌产品不留痕

      大家可能会想当美容编辑肯定海量般的保养品、化妆品可以免费享用,那你就错估国情了。在外国当然不用还,各品牌还害怕你不收下。在中国就悲催了(现在大企业的媒体如ELLE还好),首先要发邮件给各品牌公关索取目标产品,来回审核后FAX借据签收,再FAX回去。

       好了,快递员送来那堆瓶瓶罐罐,一番分类后要赶紧定下哪些是用得上的,先后缓急当机立断。进行各种评测单元(我主要负责的栏目)、专题、软文等等后,又要把这些好好地分类、填快递单、发寄出邮件、FAX单据等一系列工作。这些瓶瓶罐罐又要从你手上回娘家了。

       更悲剧的是有些品牌会毫不留情警告你不要用得太多,不然杂志社自行购买回去,不能回送。

 

      场景四:使用报告自己说了算

      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很多时候我的评测单元都是定期找几个公司官网BBS会员索取几张照片,产品都不寄出去就直接自个儿写评测,什么饼图、坐标图的数据都是自己臆想的。我觉得最悲催的是要每次分裂成好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性格去写用后感。

     

       不过现在汰弱留强,绝大部分时尚纸媒都是国际资本操作,本土的只剩那几个中坚力量,当然我的那家公司在我辞职几个也后就倒闭了。现在的美容编辑虽说没有我那个时期的状况那么悲催,但是跟国外的比起来还是貌似跟时尚扯不上关系。

       我也对近年来的美容编辑颇为失望,譬如今年9月我在翻阅广州某知名企业的时尚增刊时发现美容版的产品信息、资讯真实性千疮百孔,如果要我算扣工资多少,我会让她这个月的月薪报废。结果打过去流程编辑道明情况,那位貌似精神状态如连续加班两周还在梦游的女士只敷衍了几句,然后错还是继续错。从成立增刊以来没有一次是错误少于3处的(仅针对美容版而言)。

       你是否也向往美容编辑这一职业?

       ......The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