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聪明的观众从Part
1中有嗅到我文笔中的真正含义。我一直奉行买瓶贵的美白精华倒不如买瓶适合你的好防晒。说道防晒产品有关的知识之前,不如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防晒究竟要防的是什么?
大家在图片中可以了解到,紫外线的类型一般我们会粗略分为UVC、UVB和UVA,当中UVC还没来得及伤害我们已经被臭氧层吸收;剩下的UVB和UVA就是我们要防的小人。UVB能到达我们的表皮层,造成肌肤的晒黑、晒伤;UVA则深入到我们的真皮层,造成肌肤的黑色素激化和光老化。太阳辐射出来的紫外线随着条件变化而变化,比如季节、时间、海拔、臭氧层厚度、云层、地理位置,所以想想西藏的紫外线我都觉得可怕
。
由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冬天或阴雨天气需不需要防晒?这样说吧,冬天只是由于气温的原因是我们觉得红外线所在我们肌肤产生的热量变得不明显(长时间照射还是会的),紫外线并不会因为气温的高低而改变,不过冬天由于太阳光照时间相对夏天短,需要担心的时间也少一点,哈哈。至于云层的厚度的确会左右UV的穿透度,在阴雨天UVB的穿透力会降低,遇到乌云密布的日子甚至不用担心它的存在,可是最凶猛的UVA最算云再厚,你的玻璃再厚,它仍然保持高穿透率,据有关报告说这种天气底下UVA穿透率还在60%以上,更不用说5cm厚的玻璃更是对它无可无奈。一句告知,请一年四季都做好防晒吧。来个图更简明说明UVA的可怕:

介绍了我们要防的是什么,那么我们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说到防晒霜大家肯定都注意到包装上标有spf,PA这些符号数字。到底代表了什么意义呢?
SPF=使用防晒产品时会引起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紫外线的能量/未使用防晒产品时会引起皮肤产生红斑所需紫外线的能量,主要是针对UVB的防晒效果。UVB的遮蔽率=(SPF-1)/SPF
x100%,例如SPF15产品的遮蔽率为(15-1)/15x100%
= 93%,代表在防晒时间内可以遮蔽掉93%的UVB,以此类推SPF30的遮蔽率为97%。
另外一个代表意义为遮蔽时间,假设不加防晒遮蔽时人体皮肤10分钟就会被晒红,那么用SPF15的产品做遮蔽时,可以延长被晒红的时间10分钟的15倍,也就是遮蔽时间可达到150分钟,当然这是指不碰到水也不流汗的情况下。亦即是说系数越高代表遮蔽时间越长。
因此当你选择SPF30的产品时你的诉求应该可以总结这么的说:
•
你想要遮蔽掉97%的UVB ,你的户外工作或活动的时间需长达300分钟,也就是5个小时。
PFA or PA(Protection Factor of UVA):这是针对UVA防晒效果的测定标准,一般是采用最小持续型及时黑化量法(MPPD,Minimal
Pre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测定法。
*PFA=涂防晒品肌肤达到伤害程度的紫外线量/未涂防晒品肌肤达到伤害程度的紫外线量。
PFA
2-4 = PA+: 可延缓皮肤晒黑时间2-4倍,PFA
4-8 = PA++: 可延缓皮肤晒黑时间4-8倍,PFA
> 8 = PA+++: 可延缓皮肤晒黑时间8倍以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