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6岁是孩子性格塑造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段时间形成的。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但这些特质不会只是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父母关注和进行培养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

✿和睦的家庭气氛
一个充满了打骂声的家庭,是很难培养出快乐的孩子。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表达情绪的榜样,要合理地、自然地显示个人的喜怒哀乐,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的悲伤、压抑或愤怒。假如父母的不愉快或愤怒,事因与孩子有关,应明白地让孩子知道,以免孩子误认为父母的愤怒是因他们犯错误而引起的。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应稳定、持久,不能在高兴时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心情烦躁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重视游戏互动
游戏时是培养乐观孩子的好时机。父母应让孩子多和热情大方的小伙伴接触,在愉快的创造活动中建立友谊,如小伙伴们一起在玩耍中互相熟识,这对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大小、自我表现能力强弱有很大关系。孩子在玩耍中可能会弄脏衣物,父母可温和提示,不要因此在孩子玩兴很浓时无理地训斥、责骂孩子,也不要强行责令孩子停止游戏,甚至禁止小伙伴间的往来,否则会使孩子产生不满、压抑的情绪。
✿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
来自父母和朋友的肯定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有研究表明,自信的孩子比自卑的孩子更乐观,有更强的适应社会能力。父母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更不能随意在别人面前议论孩子的缺点,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对于孩子的缺点,要采用少打骂,多鼓励,坚持教育疏导的方法,不能用威胁、恐吓、打骂等粗暴的方法。
✿培养广泛的爱好
开朗乐观的孩子心中的快乐源自各个方面,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他就很难保持长久快乐。培养多种爱好可使孩子的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由此他也必然更为快乐。这以孩子自愿为前提,强压孩子进入各种兴趣班学习并不能真正达到目的。
✿引导孩子释放压力
当孩子内心感到不安,希望向父母诉说时,不要置之不理。应该放下手头的工作,坐下来认真地听他诉说。假如孩子表示对某一些事情感到不安或不高兴,可以告诉他,此种感受是正常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可能会经历这些事情。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反应和他一样。父母最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着意培养他应付困境的能力,如参加体育运动、游戏、公益活动等等,培养豁达的心态对孩子将来踏入社会是非常有益的。
✿让孩子学会珍惜
父母对孩子不可有求必应。
过分优裕的生活会让孩子不懂珍惜,反而会容易使他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贪心易滋长不快乐。相反,那些学会珍惜,过着普通生活的孩子往往只要得到一件玩具,他就会玩得很高兴。学会珍惜,有感恩的心,也利于成为一个懂得珍惜亲情,孝顺父母的人。
孩子的性格培养是有规律的,不靠督促、说教和打骂,而是靠不露痕迹的“潜教育”,包括环境育人、行为育人、爱的教育和积极暗示等,希望每位父母都能细心体会。